• 大学生助学贷款难在哪里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6 15:35: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tantan13)
  •   紧张的高考刚刚结束,学生和家长们又进入了更为紧张的求学报志愿阶段,当确立了目标之后,经济困难的家庭又会面临更大的难题:学费怎么办?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便是申请助学贷款。  

      但是,助学贷款政策作为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政策,在实施7年来,却遭遇到了很多瓶颈问题(本报6月24日第七版曾予以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日前,零点公司也对此进行了专项调查,从宏观层面阐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难点和解决之道。  

      造成助学贷款难的三大原因  

      对于助学贷款,国家非常重视,学生也特别期望,但实际发放效果却并不理想,远没有达到教育部“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的目的,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仔细分析助学贷款运作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可以发现助学贷款难贷,其中既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银行方面的原因,还有贷款制度规则方面的原因。  

      最大原因:还款率低  

      目前的贷款还款违约率在20%以上。  

      据教育部2006年3月7日公布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已累计审批国家助学贷款学生206.8万人,合同金额172.7亿元,但有近20%的贷款毕业学生存在不还贷款等违约现象,占合同总金额的近20%,金额超过30亿元。拖欠银行助学贷款的原因很多,总体来看,就业难、收入不高、诚信意识差是学生还款率低的主要原因。  

      有些大学生即使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因为刚刚独立生活面临着房租、水电费、生活费的压力,有的甚至还要帮助家里的弟弟妹妹完成学业,暂时没有能力及时偿还银行贷款。有些学生毕业后因为出国、外地就业、改变工作单位等等状况变更了联系方式,但没有主动通知银行,银行方面根本无法同这些学生取得联系。  

      另一个重要原因:“赔本的买卖没人愿意干”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不同于“房贷”和“车贷”等其他商业性抵押贷款,借贷人是在校的大学生,没有实际的抵押物,完全靠大学生的人格信用作为担保条件,但是银行并不能确定借贷人一定能在毕业后找到高薪的工作偿还贷款,这正是银行不可预测的风险所在。  

      另外,虽然国家规定了省财政和高校各出50%的风险补偿金用于助学贷款的风险补偿,如果出现了呆账坏账,国家规定可以冲销,但是这些呆账、坏账并不是马上可以核销的,需要银行去追,追不回来要写书面报告,得到批准才能核销,这样一来可能要等上好几年,而呆账、坏账达到一定数额,银行负责人将面临被撤职的危险,大多数银行不敢冒这个风险,实际上助学贷款拖欠造成的坏账只能直接由商业银行核销、自行消化。  

      而现实情况中助学贷款的高违约率的现实也促使银行提高助学贷款的审批门槛,提高贷款质量,消极防御风险。  

      因此,总体来看,作为一种政策性很强的商业性贷款业务,国家助学贷款的信贷风险明显高于普通商业贷款,这与商业银行经营所遵循的风险和收益匹配、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相冲突。  

      第三个重要原因:“死规则不适应活现实”  

      学生毕业后,刚刚踏入社会开始独立,一般的起点都不会太高,每月的工资除了房租、水电费、生活费、应酬交际费之外,所剩无几,经济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但是这时却必须开始偿还银行贷款,很多学生往往有心无力,虽然对未来两三年的经济状况有比较良好的预期,但是目前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  

      但从银行的角度,银行是无法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具体考察每一位学生的工作状况和发展前景,只能按照最保险的原则要求学生毕业即开始还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还贷违约率较高的原因。能否在学生毕业后的创业期内,采取更灵活的制度规定贷款学生的贷款偿还方式,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个基本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大学学习,这是提高国民素质,加强国家竞争力的一条根本途径。  

      而20%左右的大学生无力承担高校教育费用负担的情况,决定了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政策性贷款制度,必将长期存在。因此必须根据国家助学贷款难贷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地解决策略,确保国家每年上百亿元的助学贷款安全有效的运作。  

      加强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  

      贷款学生在学校时,银行和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这些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按时还贷的观念。这个工作主要应该由学校承担,通过校园海报、校园网、宣传册、广播等多种手段,采取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贷款学生晓以利害,让他们明确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  

      另外,通过由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建立的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和由经办银行建立的还贷监测系统,以及高校建立的借款学生信息查询管理系统,全面监测贷款学生的还贷状况。如果一个人的信用出现了问题,这个人就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办不了信用卡,不能办理消费贷款、房产贷款,别人也会对他的信用产生怀疑。  

      这样,通过社会监督的方式,提高贷款学生及时还款的信用意识。  

      借助第三方机构力量降低银行风险  

      保险公司承保。  

      虽然国家财政和高校分别按照50%的比例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专项基金占整个助学贷款的比例是在省级助学金管理中心招标承办银行时协商确定,但是由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不确定性,带来还贷风险大小的不确定性。  

      在招标时确立的风险补偿专项基金比例,并不能完全覆盖未来还贷违约的风险,如果保险公司可以介入,通过承保的方式,就有可能覆盖银行因违约还贷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相应地减少银行后期贷款归还过程中追偿、诉讼等方面的管理成本。在江苏,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和华安财产保险公司合作,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专业律师介入。  

      在助学贷款申请阶段,对申请学生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在贷款偿还过程中,及时跟踪还贷学生的经济状况,有可能对银行做出合理的风险预警。另外,在违约贷款追索、起诉过程中,专业律师的介入,将有可能降低银行在这方面的管理成本。  

      采取更加灵活的符合实际需求的贷款制度  

      不同性质的高校适用的贷款政策不同。部属高校、地方院校、民办高校的性质是不同的,学生素质、经济能力、贷款需求以及未来的违约风险都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实际调研的具体结果制定不同的贷款政策,从而使国家助学贷款的效益最大化。  

      不同类型的毕业生采取不同的还贷方案。针对跨校读研学生、出国学生、工作学生、创业学生等不同类型的毕业生,认真研究他们不同的就业状况、经济条件改善状况、以及未来短时间的经济预期等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几种类型的还贷方案,将有可能更符合毕业生的实际经济状况,也可以降低银行因为还贷违约导致的追偿、起诉的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