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轮驱动猜想百万房贷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7 14:02: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hao1981)
  •   买房子,去掉最低首付款后,还可贷款100万元。上次我们算了职场新人的做法,这次来算一算中年人。

      中年夫妇手里有一定积蓄,且两个人赚钱,“双轮驱动”,首付的起点和还贷的能力都比职场新人高得多。不利点是中年人的负担也重,上有老下有小,还得开始考虑自己的退休生活,有些瞻前顾后,并不潇洒。他们,是尽量少贷款、多还贷,还是通过银行贷款,继续把钱留在股市或寻求别的投资渠道,以钱生钱?

      早一点还清!

      43岁的金先生是证券公司的部门主管,月收入8000元,妻子是中学的英语教师,月工资加奖金5000元,补课等收入月均2000元,夫妇俩的年总收入大约为20万元。儿子今年上初中,家庭每月基本开销在4000元左右。

      金先生和妻子一直考虑买一套新房子改善住房条件,把四周开发区的楼盘看了个遍,寻寻觅觅,终于在2004年,夫妇俩在上海普陀区金沙江路的一个楼盘里看中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多层房子。房型还不错,面积12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85万元,商量下来,觉得大小适中,价格也算是合理。于是金先生夫妇决定买下来。首付了30%,差不多25万元后,其余的60万元向银行贷款。考虑到以后可能会提前还贷,所以,他们采用了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第一年每月还贷4200元,第二年大约是3000多元,逐渐递减。现在,每月只要还1000元出头。从2006年到今年,夫妇俩几乎每年年终奖到手后,都会去银行办理提前还贷,一年多还10万元左右。金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几乎是能还多少就还多少。

      像金先生这样选择把手边尽可能多的钱拿去还清贷款的贷房族不在少数。有人说,金先生夫妇应该是不擅长理财,没有其他的投资渠道,手头有钱也只好提前还贷了。实则不然,按照行业分类,金先生也算是位金融行业人士,不用手边的闲钱去投资,而是有多少钱就拿去还贷,金先生这样做,自有他的盘算。

      “现在,股市低迷,不管是投资股票还是基金,效果都不怎么理想。而且,房贷利率也在不断地提高,能找到一个收益率高于房贷利率又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并不容易,出于安全考虑,与其把钱放在股市里颠簸,还不如拿去还贷。要是冒险把钱拿去投资股市,万一投资的收益低于每月银行的贷款利息,对于家庭的资产累积就成了负增长,只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金先生夫妇决定尽量还贷,条件允许的话,每年都会把累积下来的钱拿去提前还贷。这样做还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利息。尤其是在还贷的前几年,本金基数较大,利息相应也高,争取多还款,总贷款中的本金减少,在剩余的贷款中利息的负担会减小不少。

      其实,在2006年股市走牛的时候,金先生曾经犹豫着要不要拿手边的钱先去投资股市。最后决定由金太太出手,试探一下牛市有多牛。试验证明,股市无疑是一个高风险的地方,能让人一夜暴富也能让许多人赔得血本无归,就算是大牛市也照样有人赔钱。金太太投入10万元,结果腰斩一半,深套在里面,看来今年年底提前还贷的金额要减少了。相比之下,投资固定资产是目前最稳定的选择,夫妇俩决定,以后还是一门心思还房贷,股市里的那笔钱,就作为应急资金,放在里面备不时之需算了。

      有空的时候,金先生夫妇又开始看房子。双方父母的年纪渐渐大了,总有一天,老人的生活自理会困难起来,需要子女近身照顾。他们有一个计划,在附近买一套大房子或两套小房子,到时把老人安置过来。所以,金先生夫妇愈发加快了还贷的步伐。

      何必急着还?

      周先生,48岁,是一家外企公司的部门主管,每月收入13000元;妻子在国有企业工作,两人每月收入加起来大约有20000元。他们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儿子。

      2005年,周先生夫妇贷款在本市虹口区购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面积130平方米,总价140多万元。除去首付的40万元,其余的100万元向银行贷款。其中,70万元是商业贷款,剩下的30万元为公积金贷款,两人每月公积金加起来为4000元。按照等额本金的还法,周先生夫妇第一年每月还款大约12000元,逐渐递减。

      和金先生夫妇有钱就还贷的做法相比,周先生夫妇手边有了闲钱并不急于拿去还房贷,而是用它来做些投资。用周先生的话来说,这叫“借用银行的钱来抵御通货膨胀”。反正两个人的收入不低,而且比较稳定。有了足够的余钱,并不急于用来偿还贷款,碰到身边有投资的机会还是不能错过的,周先生特别看好一些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虽然给出的收益率都是预期收益率,没有绝对的保证,但实际上收益率波动的范围并不大。与其把钱还给银行,还不如利用不同的投资渠道为自己取得更高的回报。

      另外,对于现在房贷族的提前还款热,周先生觉得并不适合每个人,他给出了自己的理由:第一,会出现房贷族提前还款的热潮,无非是因为近年来央行不断地调高银行贷款利率。可是,和通胀比起来,现在的银行利率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第二,提前还贷确实可以少付利息,但如果提前还贷,就失去了其他渠道投资获利的机会。如果其他渠道获利的可能大于利息增加,提前还贷同样可能增加成本支出。这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最近,周先生在盘算着一个新的购房计划:原先,周先生夫妇俩本想购买地段较好的高档住房,但是碍于存款积攒不够。于是,商量一下,决定先贷款买下位于虹口区的房子。等过个几年,还清一部分贷款后,再贷款买套更好的房子。妻子听了周先生的想法后表示不赞同,贷款买第二套房子,利率更高。况且,第一套房子的房贷还没有还清。周先生反驳说:“10年前谁想到房价能涨到现在的水平?那时候如果有人说1万元1平方米,大家只会说他是疯了。而现在,1万元1平方米的房子遍地都是。谁知道10年后的房价会成什么样?今天多贷一点,看上去每个月要还那么多钱很可怕,但是你想想我们10年前一个月多少收入,再想想10年后会怎么样?而10年前的贷款,利息虽然不断上涨,但肯定不会像工资那么涨,对不对?”

      最终让周太太动心的,是银行新推出的气球贷。气球贷客户可以选择一个较短的贷款期限(3年、5年或10年),但以较长的期限(如10年、20年或30年)来计算月供,剩余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对应期限的贷款利率较低。这种贷款方式很符合周先生夫妇“手边保留部分资金,不错过其他机会”的思路。不过,贷款到期时需要一次性偿还较大的剩余本金和利息,压力很大,周太太问周先生:三五年内会不会再掀起一波股市高潮,让我们赚出一大笔钱来?周先生摇头说不知道。

      集腋成裘理小财

      可理之财就像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

      这挤,可不是斤斤计较抠门儿,而是跟CPI、跟自己的惰性斗智斗勇。

      今年45岁的林先生是上海一家国有企业的部门领导,每月薪水将近6000元。一般国企的薪酬特点就是这样,直接发到手里的数字不像外企那么“光鲜”,但七七八八的福利不少,加起来,倒也实惠。

      林先生每月有300多元饭贴,除过年外的节日,单位都会多少不等地发一笔过节费,比如“五一”前工会给每位职工发200元,有时单位拿了个先进奖,又普天同庆发个300元。算上加班费和其他补贴,每个月算下来,手头都会有一笔几百元到千元不等的“边角钱”。拿理财的眼光审视,它是一笔不入大多数人法眼的鸡肋资金。说少不少,但是,上饭馆搓几顿,买两件新衣,这千把块钱也就所剩无几了。何况它不是整笔发下来,零零碎碎两百三百的,拿在手里没感觉,很少有人会想到把它当作“财”来理。可是,在林先生看来,边角资金好好打理一番,也是可以发挥不小的作用的。

      林先生说他用这些“边角钱”主要购买的是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风险较小,收益比较稳定,门槛也不高,适合用来打理手边数目不多的“小钱”。“我在银行开设了一个活期账户,每个月把手边结余的边角钱存进活期账户里用来购买货币基金,通过网上银行来操作,很方便,几分钟就搞定了。另外,还购买了纯债基金,它是由银行托管销售的国债、金融债等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比较稳妥。最长可投资三年以内。一般1000元就可以购买,年收益率一般在2%~4%,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要高。”

      林先生告诉记者,每月的边角钱看似少,但是,几年这么坚持打理下来,也积累了一笔钱。去年夏天,林先生带太太孩子去了趟海南,跟着旅游团游玩,三个人花费了一万多元,算下来,正好是那年“边角钱”投资的本息。“要是不打理这些钱的话,也就稀里糊涂地用掉了,如果像我一样稍微花点心思打理一下,每年就可以积起来一笔不小的资金,等雪球滚大了再拿来消费,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林先生认为,边角钱理财并不指望它赚多少,主要目的是集腋成裘,把原本“隐匿”在钱包缝隙里的小钱集纳起来派大用场。这样做,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反而克制了一些不必要的消费。这个功能在林太太身上尤其发挥明显作用,林太太隔三岔五逛逛外贸小店,经不住店主的花言巧语,就心里想:反正便宜嘛,反正今天发了几百元“外快”嘛,于是手一松,拎回两件品质普通、颜色放在阳光下看很诡异的衣服,徒然涨胖了衣柜。后来又学小青年上网购物,到淘宝网上一逛,看什么都新鲜,随手点几下,就有快递员流水价送来包裹,拆开来,一半适用,一半搁置。林先生温柔地嘲笑太太:你这不叫消费,叫浪费。林太太初时不以为然,教育先生应该纵容妻子的小小购物癖,但待海南旅游归来,她立刻去银行开了账户,也一板一眼理起小财来。

      大用场嘛,就是给自己一个勤奋理财的奖励。林先生把目标设定为家庭旅游,林太太则计划另列,专攻大宗购物。

      至于理小财的手段,林先生发现,市场上发行的黄金、邮票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拿黄金来说,现在有各种规格的金条发行,最小的金条大概只有10克,2000多元就能买了。林太太打算每年买一两块,攒到儿子结婚,送给儿媳妇当礼物。黄金行情变化多端,风险大。拿小钱去投资,既可以有一定的收益,又不会因为跌价带来太多的损失。就算万不得已,金价跌到了谷底时,还可以把这些金条加工成为各种首饰,常年保值的同时也省去了添置珠宝的费用,一举两得。

      林先生对“小钱”的敏感度真是让人佩服。别以为理财是手中有了几万元才要开始关心的问题,善于理小财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理财的高手。其实,只要你够精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钱累积起来也能派上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