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妹来信”到“贪官猎捕队”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20 21:55: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shiwanrui)
  •     两年前,湖北一诈骗犯冒充三陪小姐向20多个省、120个市的官员发出了敲诈信,不长时间竟收到了“大哥”们寄来的6万元。前不久在浙江杭州,曾当过大学教师的硕士研究生董少明受此“启发”,拼凑了所谓的“杭城问题官员猎捕大队”,自任队长,向240名局长发出“猎捕预警”,索要数万元摆平费。幸亏不少官员也听说过“小妹来信”事件,知道这是无厘头的骗局,及时报案,使董的阴谋落空并跌入法网。

      两起黑吃黑的反腐“创意”,不约而同地将黑手伸向党政官员。雷厉风行的反腐斗争,居然引起骗子关注,成为骗子们觊觎的一块唐僧肉,让人在可恨、可气、可憎之外,还有些可笑。违法犯罪,固然人所不齿,但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行骗术,屡屡在反腐敏感区浑水摸鱼,倒给我们做了提醒:一些基层机关头头脑脑为何成为“最容易受伤害的群体”,禁不起假反腐的骚扰?没有证据就遍地撒网张开血盆大口咬人,骗子们的智商难道就这么低?

      骗子并不傻。他们之所以看中这条门道,也是有现实依据的。这不,刚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江西省赣州市公路局原局长李国蔚,在长达9年时间里作案100余次,受贿500余万元,在被查处后捶胸顿足:“我犯这些事,是因为社会风气不好。查到了我,算我运气不好。”连官做到局长的李国蔚,都认为反腐败是“隔墙扔砖头--砸着谁算谁倒霉”,骗子当然坚信“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的道理,他们会根据李局长们的人生经验,找出李局长之流的人性弱点,隔墙扔出一批****味十足的敲诈信,争取砸晕一批做了亏心事,正怕鬼敲门的大小贪官。

      有人曾经从广告学角度研究过“小妹来信”得手的原因。“小妹”并没有抽取一定样本数来研究他的目标人群,“她”只是根据生活经验确定了目标群,在互联网上查到有关名字、地址,然后写信发信。正是因为点中了好色官员的死穴,洞悉了人性弱点,所以乱扔砖头也能“砸”出6万元。较之小学文化程度的“色情小妹”,“猎捕队队长”是硕士,学历更高,智商更高,还有高深的理论作指导,根据当地媒体近10年来的报道,统计出县处级官员犯事的概率最高,可他为什么一分钱没捞到就栽了呢?根本原因在于“队长”胃口太大,旗号太假,话太露骨,导致骗术失真,反倒露了马脚。

      从“小妹来信”到“贪官猎捕队”,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另类演绎,为社会添了一味笑料。不过有一点让人笑不起来--无论“小妹”还是“队长”,他们对反腐败的理解,与巨贪李国蔚的逻辑表现出惊人的一致,都把反腐缉贪视为偶然性行动,认为是“隔墙扔砖头--砸着谁算谁倒霉”。包括李国蔚被捕后,他的副手还心有余悸地说:“如果让我当局长,肯定也会出大事。权力太集中,监督太乏力,能不出问题吗?”这些存在于相当一部分人头脑中的误解,恰恰映射了现实反腐机制中的软肋,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