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进入2011年第四季度以后,麦考林悄然调整了公司战略。为了提高毛利,公司降低了电商的促销力度。为了减少亏损,公司压缩了市场推广方面的费用。
在提高毛利和压缩费用这两方面,麦考林的新策略立竿见影。但是,公司的亏损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扭转,因为销售收入也应声下滑。今天第二季度,麦考林电子商务的销售额同比下滑更是达到了40%,情形比两年前更糟。
麦考林为什么亏损?
邮购是麦考林耕耘十多年未果的渠道,麦考林对线下门店的尝试可以说是“浅尝辄止”。这两个渠道都是麦考林目前主动收缩的渠道。电子商务寄托了麦考林最后的希望。
麦考林呼叫中心的客单价能够达到140元,但电子商务的客单价要低于这一水平。2009年,麦考林电子商务的客单价只有113元。而到了2011年,电商渠道的客单价更是进一步下降到了92元。
2010年以前,麦考林整体的配送费用占比基本稳定在7.7%左右,平均每一单的配送费用约为11块钱,对应的电子商务的配送费用占比为9.7%。
近年来,国内快递都有过比较明显的涨价行为。2011年,麦考林的配送费用一下子飙升到了8.87%。考虑到同一期间电子商务的客单价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麦考林电商渠道的配送费用率目前应该超过10%。
另外,麦考林的仓储费用超过四个百分点,还有高达13%的广告费用,仅这三项费用加起来就超过25%。而麦考林电商渠道的毛利率早已滑落到这一水平之下。
这还只是纯财务方面凸显出来的问题。麦考林在业务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麦考林在去年前三季度里对电商业务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但是对销售额的提升非常有限。
更致命的是,在这些推广措施停止以后,网站的销售额迅速下滑。今年二季度,麦网的流量同比下滑了45%。
由此说明的问题是,麦考林所做的推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沉淀。这些新用户并没能够有效地转化成忠实用户,用户流失得太快。
另一大问题是用户黏性。从整体来讲,麦网促销力度最大的年份是2011年。
在大力促销的作用下,麦考林网站的活跃用户从2010年的140万增长到了2011年的200万。但是,平均每位用户每年订单量从5单下降到了4单。也就是说,虽然价格更优惠,但用户整体的活跃度降低了。这也是一个不好的迹象。
麦考林的股价已长期处于一美元以下水平,面临着退市风险。有一种普遍的悲观共识是,作为中国B2C电商第一股,麦考林极有可能同时成为第一家“谢幕”的公司。
电商折戟以后,麦考林还有底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