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非法私募屡让投资者打水漂

2013-6-19 7:28:08东方财富 【字体: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私募股权基金,虽然承担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任,但一旦被非法基金钻空子,就容易变成非法集资,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一般不公开

发行,而只是在私下里对特定对象进行募集,这种特点决定了私募基金行为比较隐蔽,监管难度大。近年来,一些机构打着私募股权基金的旗号,吸纳投资者资金后,承诺高额回报,构成非法集资,社会影响恶劣。一位孙姓投资人告诉记者,曾朋友说,投资私募最多时一年可以翻倍,于是四处借钱筹得120万元,投资了一家私募基金。当时,他还曾与该基金负责人见过一面,觉得对方“讲得头头是道”。可在2011年底左右,私募基金的负责人不知去向,公司账户也被冻结。另一名投资人庞先生说,自己投资的一家私募股权公司,对外宣称购买了一处煤矿的采矿收益,对于保值甚至收益都有一定的保障。但后来庞先生说,该煤矿购买过程中共损失600多万元,该私募基金的负责人因涉嫌诈骗被警方拘留。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6月1日正式实施,其首次明确了“公开募集”与“非公开募集”的界限,将私募基金作为具有金融属性的金融产品纳入规制范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