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近期的一项名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金融改革在中国的持续推进,外资银行对于其在中国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展望未来,外资银行预期其业绩在未来三年会
2013年下半年,有关部门宣布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措施,包括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计划、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一些新举措以及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所有这些改革措施对于在中国运营的外资银行而言均是利好消息。任何打造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和较少监管干预的金融市场的举措都会受到广泛的欢迎,”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部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蔡鉴昌说。“不过,对于外资银行来说,其所能获得的好处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这些变革的范围、相关解释、实施时间及具体实施情况。”
随着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迈向国际化,外资银行希望受益于日益增加的贸易融资活动、外国企业对华投资和在华企业对外投资资金流的双向增加,以及外汇汇兑业务机会的大幅增长。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新的产品将不断涌现。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实际上已经积极利用人民币离岸中心这一概念。这些离岸中心将有助外资银行捕捉未来离岸人民币存款、结算和外汇交易的商机。
继在较早前有预期在2020年以前将上海打造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之后,最近宣布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消息对上海于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增加了人们对其的期待。受访者一致同意,上海自由贸易区能够促使银行推出新的服务并实现在中国的更快扩张。自贸区对外资银行还有更多的吸引力,比如放松管制措施、加快审批流程以及新的跨境金融服务机会。不过,蔡鉴昌补充说,有关部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澄清,以便银行充分了解在自由贸易区建立一家运营机构的好处。
调查还显示,外资银行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关键。尽管在短期内可能会对盈利造成一定影响,但各银行对于凭借其卓越的风险管理能力将这一市场举措变成其优势充满了信心。
尽管态度乐观,但外资银行同时也看到在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中国复杂的监管环境仍然是外资银行的一个主要关注领域。众多的规章制度以及持续的资本和流动性约束对外资银行构成了阻碍。他们表示,希望看到主要监管法规(如外债限额和存贷比)方面的重大改革。
外资银行希望在未来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广泛的服务。正如报告中所述,外资银行一直不断地扩大其在中国金融市场的业务份额。他们最近寻求通过投资于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以及资产管理公司来扩大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度。一些银行还制定了详细的综合金融业务发展战略,以期充分利用潜在的协同效应。随着中国企业继续通过收购和新项目投资进行国际扩张,外资银行也将寻求发展其离岸和在岸顾问服务。超过30%的参与者认为企业咨询服务将实现显著增长。
(责任编辑:DF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