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在上周一家基金公司策略会的重点讨论内容是:“新股下周可能就要发行。”在该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会议记录本上,记者看到该公司此轮打新的战略方针:“低调、奢华、有内涵”
林耘表示,因为证监会之前曾经透露过,6月份到年底要上市100家的公司,那么6月份属于正常的一个范围之内。考虑到6月底时,可能出现资金偏紧的状态,所以证监会如果想选时间窗口,在本周末出台具体的一个方案,应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当然,因为今年总体上市的企业数量比较有限,有100家左右,所以给证监会留下了选择的一个余地。本周出这个消息会比较好,有利于市场的稳定,不然市场会处在一个担惊受怕的过程当中。
另外这一次打新的机会,上一轮打新中签的朋友可能收益率都还是不错的,这一轮有记者已经探访到了,有些基金的打新策略是“低调、奢华、有内涵”。这一轮如果打新的话是什么策略?
林耘认为,这一轮打新机构对散户投资者来讲有新的考验,特别是对机构投资者,往下申购这部分现在是一家基金只能有一个报价,那么在此之前基金公司可能通过多品种每个品种有三个报价,这样一网打尽能够做到精确的报价,总有一款能够中上。但是现在对于机构来讲,不管有多少家资金,只能一家公司报一个价格,这个在评价的时候对机构的考验能力非常大。也有可能机构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囤了大量的****,但是最终因为瞄不准利率落空的可能性会非常大。对于普遍投资者来讲,因为这一次在市值配售方面对市值有一个要求,就是20天平均的持仓市值,所以可能更多要求普遍投资者持仓的时间要长一点,这样就可以比较少量持仓来获得相对高的配售比例,这可能对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引导他们去偏中持仓,但是估计作用不会太大,因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新股的中签更多是拼运气,是属于小赌怡情的这样一种状态,其实还是很难中枪的。
上一轮因为有首日涨幅限制,很多股票基本上都在临距上市的头十几天都出现一个接近翻倍的行情,这一轮这样的走法还会复制吗?
林耘认为这一轮这样的走法应该还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如果说全年100家,那么意味着第一批别看证监会把规模做出来30家左右,依然有可能会在出去的时候产生供不应求的这样一个结果。所以初期依然是很难买到新股,基本上得在50%左右才会有比较好的一个介入的机会。
关于定价的问题,目前来看这一轮的定价和上一轮的定价有哪些变化?
定价的问题是,证监会想引导上市的企业尽量少做老股的配售,想引导中介机构,少针对自己的特定客户做一些配售。但是A股可能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潜规则比比皆是,证监会又希望用它的火眼金睛做到加强约束,留给市场博弈的空间会比较小。这种做法证监会的良苦用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真正效果是很难做到, A股在过渡到充分供应,这是由市场来定价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证监会所有的努力都是为讨市场的欢心,但是最终的结果很难两全其美。
上一轮折价发行还是比较满意的,这种折价发行强制要求有可能延续或者有可能成为惯例吗?
林耘认为低价发行的话也是相对而言,其实依然可以看到新股在发行价格上面并不算特别便宜,只是相对它的传统的炒作空间来讲留出了空间。第二个新股在定位以后依然可以看到它的定价是偏高的,比如年初上来的这些新股,显然比同等质地的次新股和老股还是要贵很多,A股的这种审美偏好和定价偏好很难,很难通过三轮次的新股发行的这种改造来完成,可能需要有连续的一个过程,才会逐渐改变这样一种状态。
(责任编辑:DF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