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31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最新报告显示,2月份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使用量排名由第五位下降至第七位,主要受到春节期间交易活动减少的影响。
SWIFT数
对于2月份人民币SWIFT排名略有下降的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除受春节贸易活动减少的影响外,2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性加大,或让企业在使用人民币时更加谨慎。
“今年早些时候的中国农历新年所带来的季节性因素是导致人民币国际支付使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SWIFT在声明中写到。
虽然人民币排名略有下降,但SWIFT企业及供应链市场全球主管André Casterman仍表示了对于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的信心,“尽管人民币的全球支付使用量略有波动,但中国作为主要进出口国家之一的地位,对人民币使用比例上升提供了支持”。
SWIFT亚太地区支付负责人迈克尔?穆恩(Michael Moon)也在一份声明中说:“除了中国香港以外,更多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支持变得更加广泛,这凸显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表明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清算中心,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SWIFT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性的合作组织,成立于1973年,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大多数银行都在使用SWIFT系统。SWIFT的使用,给银行的结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业务,从而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结算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人民币在SWIFT国际支付货币的使用量排名中表现抢眼。截止去年12月初,人民币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五大最常用货币,位列日元、英镑、欧元和美元之后,而加元和澳元的地位则下滑至第六、七位。此外,去年12月份,人民币在全球的支付金额增长高达20.3%,明显高于同期其它货币支付金额增长的14.9%。
在2013年1月份时,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排名第13位,当时的市场份额为0.63%,仅两年时间,人民币排名上升8位,市场份额也达到创历史新高的2.17%,仅次于日元的2.69%。
“人民币跻身前五大支付货币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是证明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著进程的有力证据,确认了人民币从新兴货币向常用支付货币的转变。全球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崛起,包括八个与中国央行在2014年签订的协议,都是重要的驱动因素。”SWIFT银行市场主管瑞梅克斯(Wim Raymaekers)说。
今年,将迎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每五年一次的对于特别提款权(SDR)一篮子货币的审核,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人民币成为SDR的篮子货币,这样更加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人民币加入SDR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中国正在评估,并与IMF积极地沟通,希望人民币在可见的、不远的将来能够成为SDR的篮子货币。
(责任编辑:DF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