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多省份取消二胎生育间隔

2013-6-5 7:25:48东方财富 【字体:

  专家称并非放宽生育政策信号

  人口大省山东取消二胎生育间隔让民众对人口政策的松动形成了新的期待。然而,这种期待恐怕是一厢情愿。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教授郑真真认为,取消二胎生育间隔与生育政策的放松有本质的区别,前者不是后者的信号。调整生育政策最根本的还是放松数量控制。

  取消二胎生育间隔最早从吉林开始。2003年前后,吉林、江苏、海南、上海成为第一批取消二胎生育间隔的省市。

  在2005~2009年间,甘肃、新疆、湖南、浙江、山西、内蒙古、陕西、江西、贵州、湖北、广东等11个省份也先后取消二胎生育限制。

  2011年起,新一轮的取消二胎生育限制在安徽、广西、福建启动。加上新近的山东省,全国共有19个省份取消二胎生育限制。

  各地对于合法二胎的限制分为年龄限制和生育间隔限制。在改革之前,有些省份对一方面有要求,有些省份则对两个方面都有要求,比如江西省规定,再生育一胎妇女的年龄不得低于25周岁;再生育一胎的间隔期不得少于4周年。生育妇女的年龄超过28周岁的,再生育一胎的间隔期可缩短至2周年。2009年,江西省在修订人口与计生条例时取消了这一条款。

  郑真真表示,二三十年前设立二胎生育的限制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母婴健康,两个孩子之间间隔时间较短,母亲可能没有充足的精力来照顾孩子,二是进行人口数量的控制。

  “取消二胎间隔是对的,既然数量控制已经那么严格了,就没有必要做时间上的控制。”郑真真说,当初政策制定的一个隐含前提是政府认为他们不能合理安排生育计划,事实上,夫妻生育行为更多是理性选择,并不需要政府以硬性规定来做引导。

  山东省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敏表示,根据测算,取消二胎生育年龄限制后,山东省5年内预计将产生约127万的二孩生育堆积,2014~2018年平均每年约多出生25万二孩。短期内主要影响已经生育过一个子女、符合规定可以再生育的育龄妇女。

  实践已经证明,取消二胎生育限制所带来的人口数量的增加并不可怕。吉林、上海、海南等先行者,政策出台之后这十年来并没有引发生育率的大幅攀升。

  《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多个省份积极取消二胎生育间隔,除了不再担心其影响低生育水平之外,另一个现实的原因是力图减轻基层计生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也可以缓解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也曾建议各地立法时根据本地实际,适时作出取消强制性生育间隔及其法律责任的规定。

  李敏表示,生育间隔取消后,因间隔不足而造成的违法生育率会大幅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数额会相应减少,有助于减轻群众负担和基层计生工作压力。

  过去迫于生育间隔控制的压力,基层计生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围绕定期查孕查环方面,这些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到了育龄夫妇家庭的正常生产生活。

  在没有取消生育间隔的省份中,北京曾经由于改革的不彻底而备受质疑。2003年北京市修订人口与计生条例,将原条例中的“间隔不少于四年”且“年龄不低于28岁”改为两个条件满足一个即可。当时计生委负责人给出的理由是,若两个条件都满足,可能会造成很多高龄产妇,影响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