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0日晚间消息请投资者暂且忘了中国的改革,欧元是否能够存续,以及苹果公司是否推出能够发送电子邮件、玩游戏的智能手表这些事项。目前,对市场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全球各大中央银行是否会继续推进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继续将利率维持在低位。如若不然,关键的因素就是全球各大央行将在何时停止印刷货币的政策,并让利率回归常态。
在英国,英央行曾暗示,当该国的失业率降至7%时,可能会考虑上调利率。在美国,美联储制定的失业率目标为6.5%。但如今,英国央行将实际工资水平的攀升作为让利率水平回归常规的潜在触发器。而美联储正在考虑是否将失业率目标从之前的6.5%调整至6%。
事实就在于,这些央行都在不断的改变其最初设定的退出QE政策的目标和条件。一旦将利率水平削减至零值附近,并开始启动印刷货币的政策,这些央行难以在不对经济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停止这一政策。QE和零利率政策的持续时间比许多投资者最初的预期要长。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国的经历告诉我们,QE政策可能会持续二十年,甚至更长。
让我们不妨看看英国。当卡尼接替金恩出任英央行行长时,他引入了利率前瞻指引(forward guidance),并暗示,只有当英国的失业率水平降至7%后,利率水平才有可能在现有0.5%的基础上提升。只有当利率水平回归到5%后,市场才能预计英国的经济已经回到常态。
卡尼在当时可能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目标都是安全的,毕竟,英国经济依然处于深度的经济衰退之中。或许当英国实现这一目标时,他的任期已满并顺利回到加拿大。
然而,英国经济的强劲反弹态势超过了任何人的预期。单在今年第三季度,英国经济增长了0.8%,创出全球大型工业国家的最强劲的经济增速。由于英国能够催生出大量的低薪工作,该国的失业率也迅速下滑。在最为强劲的情况下,英国的失业率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从7.8%下降至了7.6%。预计在明年春季之前,英国失业率的降幅会进一步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英央行应该如何操作呢?这时,该行开始认为,单是7%的失业率目标是不够的。于是便提出了实际工资这一目标。
美国的情况与英国类似。
在今年5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7%或6.5%的失业率将是该行考虑退出QE政策的合适时机。但如今美国的失业率已经降至7%,美联储却没有显示出要撤销QE的迹象。
与英央行一样,美联储也不断改变其退出QE政策的目标和条件。一旦当目标实现,他们又会制定新的目标,设定新的条件。
事实上,全球各国央行总是会找出这样那样的借口来延迟撤销QE政策。一旦开启了印刷货币的大门,那么要关闭这一大门面临很大的难度。(腾讯)
(责任编辑:DF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