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投资银行 >> 浏览文章

高盛高华蔡金勇建立信誉 成功的关键是文化

2012-3-10 21:57:12转载 【字体:

合资证券公司不应成为又一家同类本土证券公司,而是能为本土市场带来新理念、新产品、新服务的差异化的证券公司

6月中旬,高盛刚刚获得《亚洲金融》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外资投资银行奖项,该杂志认为,高盛集团在中国多项里程碑式的融资项目中,担当了重要角色。

作为华尔街最富盛名的投资银行,高盛2004年与方风雷等投行家及联想合作,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成立合资证券公司高盛高华,并拥有全牌照业务。

由于双方在管理理念上高度一致,高盛得以将其强大文化植入其中,严格进行风险控制。尽管是第一家全牌照合资公司,但高盛高华表现低调,并未急躁出击,而是逐渐拓展业务,中外股东对合资公司战略发展的分歧并未显现。

然而,高盛高华在2010年A股市场,无论在承销业务,还是在净利润攫取上,表现并不突出,甚至一度引起舆论的非议。但投行业内人士多数认为,高盛高华无论其文化还是实力,仍不能小觑。

面对舆论的些许怀疑,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新局面,鲜在媒体露面的高盛高华证券CEO蔡金勇,近日接受了《财经》杂志的专访,畅谈高盛高华的作为及战略,以及其对国内投行新的竞争格局的看法。

在中国出生并成长的蔡金勇,加之辗转世界各地的履历,使其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同时也更熟悉中国业务。他1990年从波士顿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在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工作,随后在1995年被摩根士丹利派往中金公司。五年后从中金公司离职的蔡金勇加入高盛,先后在伦敦及香港办公室工作,2006年成为高盛合伙人,2008年出任高盛高华CEO。

关键是文化

《财经》:最近有新的合资券商加入这个战局,你会担心吗?面对新的竞争,高盛需要什么样的战略?

蔡金勇:同客户建立起信任关系,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论是否是合资企业,都是如此,这是我们这个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不担心有新的合资企业进入,因为我们专注的是自身的能力的发展。

《财经》:很多合资公司在中国有惨痛失败的经验,对一个全球投资银行而言,如何衡量在中国设立一个分支机构的风险?

蔡金勇:合资在任何行业都是很难的,在投资银行这个行业就更难。困难的原因是在合资结构中建立统一的文化和理念的挑战。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例子。我本人是中金公司第一批专业人员,对开始几年的发展有切身的经历。所以在建立高盛高华时,从一开始我们的思路就很清楚,我们必须打造一个团队,建立一个文化,有一个决策中心,不论我们每个人具体住在哪里,但我们是为一个目标工作。

《财经》:合资投行要成功,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合资投行对国内投行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蔡金勇: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有合理的长期的眼光,当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不能动摇你的信念。

中国资本市场同质化严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合资证券公司不应成为又一家同类本土证券公司,而是能为本土市场带来新理念、新产品、新服务的差异化的证券公司。

我一再强调关键是文化。在华尔街也是这样,文化至关重要,尽管这个词很模糊。有趣的是,成功的公司都是一样的,不成功的公司有各种各样。

不止做IPO

《财经》:高盛高华作为合资投行,也成立有五年时间,但是今年以来,高盛似乎在A股IPO方面没有做什么项目,业内对高盛的评价不高,最近高盛却刚刚获得《亚洲金融》(Finance Asia)颁发的中国最佳外资投行奖,是不是大家的评价体系不太一样?

蔡金勇:我们再次荣膺中国最佳外资投资银行奖项,我认为这些业绩是建立在客户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上的。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成功地执行了不少在市场上有影响的重要项目,包括高盛高华保荐牵头的中石化的230亿元人民币可转债,到目前也是市场上最大的A股可转换债券项目,从定价到后市交易的表现都不错。

另外,我们还做了农行、优酷、中联重科(000157,股吧)等国企及民企在国际资本市场的IPO,也包括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本再融资等。在债券融资上,我们为华润电力、卡特彼勒等客户在香港市场上发行“人民币点心债”。在兼并收购业务上,我们也取得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在A股IPO项目方面,我们也积累了很令人兴奋的项目储备,会在今后一段时间进入市场。我们认为投资银行业务本质是提供服务,而其核心是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提供服务的产品也是多样的,不止是IPO。也就是说我们并不只关注在某个阶段内某个产品的数量,而是我们是否在提供为客户最能创造价值的服务。

《财经》:从高盛全球的战略上看,高盛高华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蔡金勇:高盛高华是高盛集团中国业务平台的核心。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被客户最信任的、最有业务能力的、和提供最佳服务的投资银行。我们的客户既包括中国的,也包括全球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资本市场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客户需求更多样化,对服务提供商水平的要求在提高。

国际的客户业务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中国相接,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需求也是我们关注的。关注客户最需要什么,是确定我们业务战略的根基所在。

要建立自己的信誉

《财经》:A股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的IBD业务已经开始有了质变,目前资本市场发展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蔡金勇: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我是乐观的,不论市场规模、深度和广度都在发展。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合拍的。中国经济特别需要提高效率,资金使用的效率,各类资源使用的效率,而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就应是有效地配置资金、资源。

到目前为止,国内客户和投行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以IPO为多,导致投行被称为“券商”,不少人认为IPO是投资银行唯一的业务。目前国内市场的IPO几乎全是卖新股,资金用途多是扩大产能。一个经济体要有效率地发展,不能无限制扩大产能,必须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整合和调整以提高效率。

这就需要兼并和收购,需要风险管理的手段和解决方案。投资银行必须看到这个方向,提高自身能力,建立自己的信誉,成为能为资本有效配置提供有价值服务的机构。只有这样,国内外客户才会有很多需要你提供服务的地方。

《财经》:合资投行在中国发展到今天,你对监管层有什么建议?未来民营企业肯定越来越多,券商发展的着眼点在哪里?

蔡金勇:到目前为止,在国内有“非被动性”外资的合资投行在国内资本市场中发挥了些作用,并不在主流,主要原因是数量少,进入晚,可参与的业务受到限制,特别是合资的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特挑战。

但从另一方面讲,国内市场里有多年没有解决的投行业务模式单一、产品数量少等问题。我觉得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补充不同类型的机构,允许外资银行独资开展业务,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应该是正面的。

高盛已有很多的客户是非国有的,它们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客户。民企有活力,创业精神,有些规模还不大,但也有些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先者。对于我们来讲,为这些客户服务不只是我们的业务机会,也是实现上述提过的有效地通过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伙伴。可以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协调、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如何。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