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投资银行 >> 浏览文章

内部人士解密投行容易迷失的行当 忽悠功力必不可少

2012-3-10 21:57:57转载 【字体:

刘军(化名)还记得自己十年前进入投行时的情形:彼时,国内投行业萧条,大部分从业人员每月的薪水只有二三千元,但那时的他却对这份职业充满了激情与梦想,时常挑灯夜战为客户精心设计每一个并购重组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刘军通过考试注册成为首批保荐代表人,并随后被公司擢升董事总经理。少年得志,刘军逐步攀爬至人生金字塔的顶端。

彼时,国内新股发行已由通道制转向了审批制,企业首发(IPO)须经保荐代表人推荐至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刘军记得自己同时担任保荐代表人和项目主办人的第一个项目,那时自己在上海刚刚购置了一套大房子,由于装修工程繁琐复杂,他不得不为此耗费相当多的精力,甚至连项目尽职调查阶段他也没办法腾出更多的精力。他时常为此感到愧疚和不安,但这个项目最终得以过会并顺利发行。

刘军很快发现“只签字不干活”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行业中其他保代也经常这么干。但事实证明,侥幸只是一个概率问题。2007年,刘军因未对保荐企业做到勤勉尽责受到监管层谴责和处罚。

不过,刘军却对此不以为意。在他看来,首先保荐代表人资格没有被取消,其次彼时保荐信用体系还未建立,不存在所谓的记录不良问题。

“这是个容易迷失自我,并且没有信仰的行当。”刘军评价自己的投行职业生涯时说。他作为投行高管经常面试应届毕业生或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精英,面试中一个常规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进入投行”,得到的答案通常是“投行的工作充满激情,能从中学习很多知识,并能实现自我价值。”

现实的情况却证明,这种答案传递出的信息太过理想化:投行的工作非但没有激情,而且更多的是沉闷与无趣,频繁的加班熬夜与酒桌应酬磨掉了大部分投行年轻人的意志与激情;投行工作主要需要会计和法律知识,多数人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只用来考试,但真正做项目却要凭借圆滑的处事方式,比如一家企业的历史出资没有进行资产评估,投行所需要做的就是利诱相关方倒签文件;自我价值的实现仅在项目过会时昙花一现,但这种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否充斥了虚伪与谎言,投行人须扪心自问。

“这是一个赚快钱的时代,如果你不丢弃理想,你将被理想丢弃。”2008年刘军变得更加现实,他以百万元的转会费跳槽至另一家投行,谋取了更高的职位和薪酬。

2009年9月,IPO重启,创业板推出。创业板上演的疯狂超募令每个保荐代表人都赚得盆满钵满。此时的刘军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新股发行的超募运动中。

如何才能帮发行人实现超募?对于投行而言,“忽悠”和讲故事的功力必不可少。这体现在招股说明书上,事关“业务与技术”与“财务报告”两个章节。这两个章节大有玄机:如果投行自己的“忽悠”功力不足,大可把“业务与技术”章节外包给第三方机构,这些机构往往会把市场占有率、毛利率等业务数据和技术先进性与独占性描述得天花乱坠;财务数据则可以进行适度的“包装”,比如多计收入或少计成本,偷逃税或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处理等。

这些“伎俩”对于刘军而言当然是“小儿科”,经验丰富的他甚至有信心将一个较差的项目包装得完美无瑕。

刘军也知道,他的同行们这方面的“能力”一点也不比他差,因此2010年他在几个项目延揽过程中,均落败于其它大型投行。这些大型投行通过上级领导“批条子”抢项目的做法令刘军十分不满。

2011年上半年,刘军所做的最后一个IPO项目已经过会并成功发行。对他来说,已经在这个行业浸淫太久,往事已成“浮云”,现在正时刻准备离开。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