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博士昨日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危机结束之前,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规模可能会进一步收缩。他称,由于之前主权财富基金主要投资到了欧美的大型金融机构,而这些机构的未来损失还不确定,这使得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将更趋保守。 但他同时指出,虽然对金融机构投资机会不大,但目前实体经济的投资还是有底可抄。当前大宗商品乃至美国汽车业的估值都较低,如果现在能够出手,受损失风险肯定要比之前投资美国金融系统要小得多。“但目前的现实是,由于之前投资遭受的巨额损失压力,包括中投在内的各国主权财富基金都不敢轻举妄动。”张明说道。 次贷危机初期,有不少主权基金做了大量的投资,例如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经过去年9月和10月的金融动荡,亏损可能超过千亿。 金融危机的深化令多国经济雪上加霜,主权财富基金近期回流国内自救的例子屡见不鲜。由于能源价格下跌加上出口恶化使得俄罗斯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国债面临重组风险,目前该国主权财富基金已回流国内用于弥补本国财政赤字。而之前主要投资海外的科威特投资局也“海归”救市。周二新加坡淡马锡也表示,将考虑分拆一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国内企业。对于易受冲击的中小经济体,主权基金不得不回流本国可能将成为2009年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一个特点。 “但回流国内不会成为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趋势。”张明昨日对本报记者这样表示。他解释到,作为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形式,主权财富基金应以分散风险和长期战略性投资为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用主权财富基金救市的必要。 市场的担忧对于未来主权财富基金将在金融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也一直是投资人密切关注的重点。基于2009年严峻形势,他们到底回购资产解冻市场,还是出售投资锁定损失?“主权投资基金最近以来已经明显出现了收缩,很明显他们未来也不会像之前想象的那样扩。”汇丰银行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这样写道,“未来他们可能还将进一步收缩,我们担忧,这些资金未来可能不仅不会在市场上扮演买家的角色,反而会成为风险资产的潜在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