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初期经营失败的原因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4-3-26 10:46:50
    文章录入:网友(一滴冷汗)
  •     当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环境空间优越,吸引了大批机关干部、企业技术人员、大学生、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加入到个体、私营企业行列。特别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或个人,或同学、战友、朋友合伙,或情侣、夫妻齐上阵,开公司、办企业,纷纷憧憬着财源滚滚而来……然而,他们有的开业只红火一阵子就没了生意;有的一年半载不见盈利;有的亏本后举债潜逃或被送上法庭。一些不甘心失败者不得不改行他就。笔者在长期的工作中调查研究认为,新生个体、私营企业自生自灭的原因不外乎两大方面,现列出以供欲创业者引以为戒:

        一、创业理念存在误区 

        (一)、爱好、特长混同于技能。不能别人说你像照得好或车开得好,你就可以开办影楼或汽车修理厂,这要有较高的技能才行。 

        (二)、无资金后盾。一般讲,今天开门营业,不知哪天才能赚钱;而较好的街面房租都很高,再加上添置设备、进购货物等,总得花掉数万元,如果你没有相当数额的银行存款或者说没有能够维持至少3个月到半年的后备周转资金,经营将举步维艰。 

        (三)、没有承受风险的心理素质。朋友们都鼓励你说大胆干吧,出了问题大家都会帮你。千万不要偏听偏信,商场如战场,真出了问题还要靠自己,如果你没有承受风险的心理准备和能力,趁早别胡思乱想瞎忙活,做好你眼前的工作为上策。 

        (四)、遐想一夜之间变成大富翁。做生意的人都想赚大钱、变成大富豪;商海茫茫,生意人哪个不是“鬼机灵”?你动机不纯,不定谁能赚到谁的钱。成功者的经验是:首先把自己所选项目当作事业来做,去热爱它,努力营造社会信用和尽心打造企业、产品、服务品牌,以适应、把握市场竞争,然后才是考虑赚钱。 

        (五)、觉得自己挺了不起。你可能在企业、公司主管某一核心部位或在工作实践中突发灵感有了一套全新的创意,遂产生另起炉灶自己干的欲望。但你应该明白,你那只是一个良好的环境或协作中改进和提高现有产品质量或服务品质,你怎能妄自尊大?假若换了环境,你得从新来过,那样你可能面对的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并无“云梯”攀登。 

        (六)、只是迫于多方压力,负气从事。大学毕业了,没找到对路的工作,父母给你施加压力——年青人哪能“天天无所事事”;下岗了,迫于生计,妻子免不了骂你两句——没有像你这样的“窝囊废”;看到同学中不少人成了大款,女朋友觉得在人前没面子,数落你——“真没出息!”等你开公司赚上个百儿80万的,再娶我吧……嘿!家庭、社会都冲你来,你咋办?你可不能气不打一处来,硬是“赶鸭子上架”,负气上阵,这可不是创业动力,是莽撞;真正的动力是你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火花。 

        (七)只是不喜欢正干着的工作。如果你这山望着那山高,虽然换了工作,干起来就会发现:几人欢喜,几人忧伤?所以,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先学会脚踏实地和坚定“敬业爱岗”信念。 

        (八)只是因为受不了上司的气。要是这样的话,告诉你这才是“吃气”的开始:经销商、供应商的、投资商的、顾客的、“乱收费”的……与你之间难免都会“生气”,如不学会“吃气”、“理气”、“顺气”,当个老板比当下属更难受。因此,要磨练、培养宽阔的胸怀,才能当好老板,才能成就事业。 

        (九)只是为了好玩,过把“老板瘾”。你觉得当老板想指挥谁就指挥谁好玩是吗?那你想歪了。创业初始,什么都是乱糟糟的,操持起来会意想不到地让你“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总感到无能为力;什么疲乏、压力、烦心、惊惶还会一波一波袭来,让你觉得一点都不好玩。 

        二、创业实践问题多多 

        (一)由于初涉新行业,缺乏系统的经营与管理经验,找不着货源地,经销渠道不畅。人才难觅。 

        (二)资金短缺,造成缺货少料,员工断薪,使之经常停产停业。 

        (三)由于接用“二手”陈旧设备或购置了假劣设备,而又不懂、不知或不珍惜设备的保养维护,因而常出故障,造成不合格产品率高。 

        (四)为了招揽更多的客户,赊销不当,造成收不抵出,业不抵债。 

        (五)讲排尝讲义气,附和人情世事、吃喝玩乐,造成个人开支过大而不能节制。 

        (六)急功近利,基础没打好,即过早扩展业务,造成资金套牢。 

        (七)态度恶劣,不恪守诚信和职业道德,造成无社会信用。 

        (八)财务不建账,造成收、支混乱。 

        (九)暴利经营或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禁商品,自食其果。 

        (十)投资取向不合理或因利益纷争,造成股东抽资撤股。 

        (十一)缺乏市场预测经验,购货、存货不适合行情,造成损货,以至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