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利(中国)求才之道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2-10 12:07:16
    文章录入:网友(None)
  • 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源、成功之本,安利作为中国著名的外资企业,自有其一套独特而颇具特色的相马之道。饶俊介绍说,安利对人才的要求很基本,也很严格,五大要求配合了安利独特的企业文化及业务发展的需要:

      优良的品格:诚信是安利事业得以成功的根本。安利对员工的诚信度要求很高,营销人员无论在何时都应将言必信、行必正作为基本信条,从而为安利赢得广泛的信任和良好的声誉。而一旦发现有假学历、假文凭者,即使已经是经理级人物,为公司作出过巨大贡献,也照样以开除论处。

      良好的沟通能力:由于安利是以“店铺销售加雇佣推销员”方式经营,所以营销人员经过产品知识的培训,必须面对面地与顾客交流、解释产品用途,通过与顾客需求的互相了解实现互惠互利。

      合作的团队精神:安利本身就是建立在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的,所以鼓励员工尽心尽力地为团体合作的长远利益而努力,从而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为保证提供优质产品,每个人都应全力以赴帮助公司或伙伴实现共同的目标。

      优秀的专业水准:安利的员工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沟通合作能力,还要懂法律知识。饶俊感叹说现在的能人太多了,安利不可能网罗所有的优秀人才,只能针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生意特色,聘请到最适合的人才。

      良好的服务意识:21世纪,各大公司都希望用最好的产品来赢得顾客,因此安利要求销售人员在给顾客亲自作产品演示时,不仅要让顾客感到亲切,更要将健康和美的理念传递给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几十年来,安利从它全球的优秀员工身上总结出一套安利才能要素:负责的行动、创新的精神、坦诚的沟通、周详的决策、团队的精神、持续学习的态度、有效的程序管理。这一系列要素每一条都有详细的定义,对不同级别的员工有不同的要求,是全体员工一贯秉承的优良传统和为之努力的目标。

      安利善于营造“关心人、重视人”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培训和实际工作的锻炼,提高员工和营销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个人素质。

      公司每年划出100万美元的培训经费,并为那些能力强、发展潜质高的员工提供充电进修的机会。比如与复旦大学合作开设MBA课程,聘请著名经济学教授为员工授课;每年派一批经理级的员工去美国总部,参加为期一周的企业文化的培训,让大家了解总部的历史、业务情况,感受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能以公司为荣;提供美容知识、健康营养知识方面的培训;开办网上学英语……总之,公司支持员工参加公司、或者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

      安利的成功与它的知人善用是分不开的。饶俊介绍,安利引进“才能测评中心”的360度评估方法,根据客观依据评价人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优胜劣汰。要做到善用人才,必先了解人才,掌握人才。从安利一开始对人才严格而有针对性的招聘方法中,就可以感觉到安利对人才选择的敏锐性,并可预见到其显著的效果。

      安利特别请专业顾问公司设计“案例分析面试”,由公司业务、财务、人事等方面的总监组成一个专业面试小组,面试候选人必须在一个小时之内根据顾问公司设计的很有实际意义的案例作出陈述和分析,而面试小组就以此考察候选人的观察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商业意识,通过如此综合而严谨的考察,诞生了一批对业务运作颇有影响力的骨干,收效奇佳。

      这部分是饶俊最津津乐道的了,因为作为安利的一名员工,不论什么级别都可以强烈感觉到公司的悉心呵护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公司很注重员工精神上的福利,这也许是比优厚薪金更能笼络人心、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方法。公司每年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工会活动,每年还会安排一天家属参观日,让员工家属了解到自己的子女或伴侣的工作环境是令人满意和放心的。

      除此之外,安利还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有效的沟通机制,饶俊特别提到了每月月初“董事长来鸿”这一举措,这是安利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郑李锦芬女士致安利中国全体员工的亲笔信,饶俊特意复印了一份董事长的七月来鸿给记者,从郑李女士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全体员工的关心、鼓励和支持,让人感同身受。非典还未肆虐的时候,安利早已防患于未然,在外资企业中可以说是最早出通告提醒员工注意防护的,研发部门只用三天时间就研制出仅供内部发行的“免洗净手凝露”……难怪安利能在2001年获得“最佳雇主奖”,也难怪安利的人才流失率如此之低。饶俊说,安利能在这几年屡获嘉奖殊荣,正是公司的稳定性高,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度高的结果。

      采访中饶俊反复强调了安利独特的企业文化:伙伴关系、诚信、个人价值、成就和个人责任。他说企业文化的概念很抽象,但如何把它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让员工从点点滴滴的事情当中喜欢这个公司、喜欢这种文化,就是人力资源部门要做的工作。
     
      
        作者:徐静 邱致理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