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上市骗局现身北京 两月净赚100%听起来很美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4-2 7:59:39
    作者:马宜;黄利明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马宜 黄利明

          北京报道

          

          两个月净赚100%?

          听起来很美。

          赚钱的过程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声称它马上就要在海外上市了,只要在上市前买它的股票,两个月的时间就会有超过100%的净收益。

          然而,这样的投资“神话”一年前就已经在上海等地穿帮了。不过在北京,同样的“传奇”仍在演绎。

          

          暴富

          北京的张女士最近就遇到这样一个“机会”。

          一位产权经纪人向她介绍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有一家在西安的旅游公司,现在只要花5元/股买它的股票,当9月份这家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上市时,其股价至少可以涨至5美元,按目前的汇率,一下就可以赚取8倍的收益;而且,如果这家公司未能按承诺如期上市,公司将按每股加0.1元的价格全部回购。

          随后的一个周末,张女士又受邀参加了另外一家产权经纪公司组织的投资者见面会。一名“资深”分析师首先聊起了当年的原始股:“中国刚有股票市场的时候,没人知道股票是什么东西,都是摊派发售,买股票是为了完成任务,但事后证明,当年买了的全都赚了大钱。”

          话锋一转,分析师开始步入正题,介绍一种类似的投资机会,惟一不同的是,这些股票即将在海外挂牌。

          据介绍,这是一家地处湖北的制药公司,目前在当地产权交易所的挂牌价格是4.8元/股,在4月8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公司将宣布每10股送3股的2005年分配预案。如果现在买1万股,就意味着不久之后,持有了1.3万股。更令人兴奋的还在后边,这家公司即将于6月在新加坡创业板上市,按这位分析师的说法,国内公司在新加坡上市通常1股会被拆成3到10股,如果以最保守的每股只拆成3股计算,1.3万股转眼就变成了3.9万股。上市后,保守地计算,股价0.6新元,3.9万股的总市值将达2万多新元,按目前银行牌价,1新元相当于5元人民币,这样,2个月内,净收益已经接近7万元人民币,收益率超过131%。

          “越早买越划算,离上市越近,价格越高,去年10月的时候它在产权交易所的报价还只有3.5元/股。”分析师大声喊道。

          当国内A股市场还在徘徊不前时,面对这样的机会,大部分听众都有点蠢蠢欲动。

          

          疑问

          为了解更多信息,张女士随后在网上搜索“产权经纪公司”,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

          最早从去年3月15日的“消费者权益日”开始,网上已经有文章如“警惕陷阱,暗访‘海外上市’公司”、“一级半市场遍地陷阱”等,揭露“赴美上市股”骗局,而且,西安地下股市借“海外上市”概念再涌暗流。

          根据媒体报道,这些以“海外上市”为名的骗局主要集中在上海、成都、西安等几个城市,所用伎俩和上述的两个案例几乎如出一辙。时隔一年多,骗局为什么在北京死灰复燃?

          上述两家产权经纪公司都向张女士出具了营业执照,一家成立于去年年底,另外一家是今年2月份刚刚成立的。

          这也就是说,今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新《公司法》为这些产权公司卷土重来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借口。

          旧《公司法》第144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而新《公司法》第139条则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这实际上是认可了非上市股份在各地产权交易机构转让的合法性。

          上海产权网中一个“通联产权交易所股权挂牌系统”显示,23家公司将在英国、新加坡、香港、美国纳斯达克和纽约证交所上市。而在西安产权交易所挂牌的两家生物科技公司也都言之凿凿地对本报说,5月底将要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

          部分隶属于当地国资委的产权交易所只从事国有股的转让,大部分非国有股的产权转让都是由各种背景迥异的交易所运作。目前仅在中国产权交易所网登记的产权交易所就有83家。

          但这些产权交易所并不调查挂牌公司的真实性。

          “我们只做信息披露,具体你要不要投资还是要自己把握,所以还是要向公司了解。”一位产权交易所的工作人员说。

          但各种疑问似乎并不能从那些有上市概念的公司处得到答案。

          “这都是自然人股东自己的意愿,公司并不会干预。可能有的股东觉得已经赚了,落袋为安。”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人士称。一家股份公司董事长甚至对本报说:“大部分都是买房子急着用钱,我们马上就要在海外上市了,要不是急用,谁会转让呢?”

          

          真相

          真相似乎在只有那些已经购买者的亲身经历中得到。

          新华网上的一个案例还原了一位投资者受骗的前后经过:2004年6月,在参加了某产权经纪公司举办的一个理财讲座后,上海的林先生以4.2元/股(人民币),购买了5万股某公司股权,这家公司称即将在当年11月28日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股价可涨到4美元。

          林先生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不久又拿到了某股权托管公司核发的股权持有卡。2004年9月,股权持有卡又换成了一张全英文的所谓“美国股权证”。

          2004年底,该股份公司仍没有在美国上市,渐生疑窦的林先生致电某产权经纪公司询问,被告知该公司的代理业务已经结束,关于上市问题要直接询问某股份公司。而该股份公司在接受询问时则表示条件尚未成熟,上市仍在筹备中。此后,林先生多次去电询问,该股份公司都有百般推托,反复强调即将上市,要耐心等待。

          按当时的约定,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上市,该股份公司承诺可以当年公司每股净资产上浮12%回购。到2005年3月,林先生决定赎回股份,要求该股份公司履行溢价12%回购股权的承诺。该股份公司表示同意,但告知林先生上一年度公司每股净资产只有1元,也就是说只能以每股1.12元的价格回购股权。感觉受骗的林先生遂向警方报案。警方调查发现,林先生购买的股票每股股价4.2元人民币,其中经纪公司截留了2.5元作为手续费,实际上只有1.7元交到了转让股权的股份公司。

          “所有这些故事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能否赚钱的前提是这些公司能否上市,但据我们了解,这些在产权交易所挂牌的很多股份制公司规模都不是很大,在境外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创业板尽管对业绩没有要求,但对成长性要求很高,这些公司也不具备特别的优势。”从事国内企业赴新加坡上市的详德国际投资公司总经理刘秉军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