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辞职创业还有点怕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7-12-25 11:45:08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机关干部

     ■今年6月、7月,西安和咸阳相继出台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其中均有鼓励机关干部辞职创业的方案

      ■半年时间一晃而过,西安和咸阳两市尚无机关干部主动辞职创业,创业人才并没有从机关解放出来

      今年6月、7月,西安和咸阳相继出台了鼓励全民创业的系列政策,其
    中均有鼓励机关干部辞职创业的实施方案。在西安,如果机关干部辞职创业,将由财政部门发给最高12万元的一次性辞职金;在咸阳,符合条件的机关干部带头创业,经组织批准,按工资发放渠道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5到10万元。

      半年时间一晃而过,日前,相关部门介绍,西安和咸阳两市尚无机关干部主动辞职创业,创业人才并没有从机关解放出来,带头投身全民创业的浪潮。什么原因导致机关干部辞职创业政策遭到冷遇呢?

      ■原因1经济补偿难激起创业热情

      近日,西安市创业办相关人员介绍,西安市的市直机关还没有辞职创业的机关干部。分析其原因,发现5万元至12万元的经济补偿,尚不足以促使机关干部辞职创业。

      咸阳市人事局负责全民创业工作的副局长雷华森表示,自咸阳市出台相关政策以来,还没有机关干部提出辞职创业的申请。雷华森说:“其实真正想辞职创业的机关干部,并不在乎经济补偿的多少,而创业欲望不强、并且也没有合适创业项目的机关干部,用5万元至10万元不太容易激励他们辞职。”由于有勇气离开行政岗位进行创业的机关干部太少,咸阳市7月23日在全民创业专题会议上规定的“市、县两级事业单位和乡镇必须有20%以上的干部职工离岗创业”,也调整为“不做硬性规定”。

      西安市一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表示,10月11日市政府讨论并原则通过《西安市人事局改善创业环境推进全民创业实施方案》后,人事局还专门制作了8块展板、横幅,11月2日在市政府机关大院内展出,引起大家的观看和热烈讨论,但也仅限于观看和讨论,并没有人在辞职创业上“动真格”。据了解,向西安市创业办打电话询问的机关干部很多,只是没人真正行动。“可以算笔账,如果创业信心不足,即便领到12万元辞职金,也远远没有年工资加退休金多,显得不划算,并且风险比较大。”一名机关干部称。

      如果说经济补偿的数额太少,还不能给机关干部太多创业上的“安全感”的话,那么,提高经济补偿数额会怎么样呢?西安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徐寄红教授表示,在高额补偿金成为机关干部创业的全部或部分必要资本的情况下,也可能造成部分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公务员离职,影响到政府机关的优质、高效运转,这也是政府和公众都不愿看到的,因此应避免过度倚重经济手段。

      ■原因2离开机关有“生存恐惧感”

      采访中,几乎所有机关干部都对鼓励机关干部辞职创业的政策表示欢迎,可一旦问及有没辞职创业的打算,许多人就沉默不语。

      西安高新区一企业负责人认为,机关干部是一个优秀的群体,通过一些优惠政策,让一部分机关干部打破顾虑和旧有的观念,加入到创业大军里去,既可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又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项目支持,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决定。更多的机关干部却称,虽然政府给予辞职创业者一定的经济补偿,但在机关呆久了,对离开机关有一些生存上的“恐惧心理”。

      相比机关干部的顾虑重重,西安市民的创业热情一直显得高涨。据西安市工商局高新分局统计,截至11月底,高新区新注册各类企业共计1951家。其中91%都是小企业,84%都是自然人注册的企业。无论是注册企业总数、注册资本总规模、平均每户企业注册资本,还是小企业数、自然人股东数以及产品和服务门类,相比往年都有明显增加。西安市人事局也透露,10月份至今,该局已为2488名高校毕业生免费托管档案并进行了人事代理,其中有创业意向的占10%。

      ■原因3机关干部养老制不利辞职创业

      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辞职创业补偿金问题击中了目前机关干部养老制度的软肋,也击中了目前机关干部退出机制的软肋。

      据了解,目前我国机关干部的养老,采取由财政一手包办的退休制度,而不是政府和个人分别负担的积累制的个人养老保险制度。如果谁离开单位,将意味着失去将来的养老保障:原本退休后可以领取的退休金没了,而养老保险金却也没有建立和积累。这种格局面前,大家选择辞职创业,有后顾之忧在所难免。有人表示,激励大家辞职创业,就要考虑改革和完善养老制度,而不单靠补偿金制度。“机关干部的创业意识目前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西安市创业办表示,现实中“恋土恋家,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思想依然存在,缺乏穷则思变、白手起家的敢闯精神,也缺乏追求财富、想当老板的创业冲动。此外,创业项目的匮乏也是机关干部辞职创业的“拦路虎”。 本报记者 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