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华林证券欲四度改朝换代牵手瑞信 估价15亿—20亿

2014-2-24 10:09:04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十年三度改朝换代、人事动荡阵痛不断的华林证券,又要发生一次彻底的人事、业务大洗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于近日获悉,在瑞士信贷的努力撮合下,

瑞士信贷、华林证券联合组建新的中外合资券商--瑞信华林证券。

    因吸收合并中国民族证券、为规避同业竞争注定要从瑞信方正证券退出的方正证券,其持有瑞信方正证券66.7%的股权现如今找到了接盘方——华林证券,在方正证券退出后,组建瑞信华林证券的具体方案是:方正证券持有瑞信方正的66.7%股权预估10亿元人民币。由于华林证券没有资金实力直接接盘,拟由瑞士信贷向其提供借款或代为出资。华林证券拟将其投行业务估价15亿-20亿元人民币注入日后组建的瑞信华林证券。

    此前,曾有媒体以“华林证券大清洗”为题报道华林证券2013年的人事大动荡,称前任董事长兼CEO薛荣年离职后,华林证券对其旧部给予的不再是信任,而是一场意外的大清洗。人力资源、经纪业务、风险控制、财务部、稽核部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不是离职就是被裁撤,唯独投行部门相对稳定。

    现如今,在牵手瑞士信贷组瑞信华林的趋势背景下,华林证券业务人事动荡的唯一一个平静港湾——投行部门,将不可避免地迎来全面彻底的洗礼。

    有关组建瑞信华林证券一事,华林证券三缄其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曾向华林证券的一位高层权威人士电话求证,该人士先回应不知情,后又说没有这么回事儿,再后来称无可奉告。

    瑞士信贷、华林恋内情

    “在春节前,瑞士信贷就已经派人到公司做了尽职尽责调查。”华林证券的一位内部人士在电话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瑞士信贷牵手华林的一些细节。

    据介绍,该人士在公司曾见过在华林证券做现场调查的工作人员,知晓其有瑞信方正投行工作背景。

    瑞士信贷之所以要牵手华林证券,完全缘起于方正证券发行股份吸收合并民族证券。

    2013年9月26日,因筹划重大事项已经股票停牌30天的方正证券,正式向外部公告其所筹划的重大事项为推进与民族证券的资产重组,重组方式为通过发行股份吸收合并民族证券。

    11月23日,方正证券发布关联交易公告,称公司吸收合并民族证券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将可能与其合资公司瑞信方正证券在投行业务上形成同业竞争。为解决同业竞争,与瑞士信贷签署《有关合资公司业务和股权的协议》,授予瑞信对于方正证券所持合资公司股权的要售权。

    至此,因方正证券的单飞,瑞士信贷与方正证券的合作被迫终止。为确保中外合资券商资质,瑞士信贷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那么,瑞士信贷为何会选中动荡不安的华林作为合作对象呢?

    业内人士分析,这些年来,瑞信方正证券的投行保荐业务一直没有起色。在薛荣年团队入主后,华林证券的投行业务风生水起,积累了较为可观的投行项目资源。尽管华林证券发生了大规模的人事动荡,但投行部门还算相对稳定。目前华林证券已经上会的投行项目就多达20多个,这对瑞士信贷来说,华林证券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华林证券在历经动荡后也需重头再来,瑞士信贷的国际品牌优势不能不令其心动。

    同花顺数据显示,2013年,瑞信方正的非公开增发及配股承销家数仅为3家,而华林证券非公开增发及配股承销家数则多达9家。瑞信方正的相对优势在债券承销,股权融资承销为其短板。

    显然,瑞士信贷联手华林证券组建瑞信华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日后投行业务短板,亦可令其保住中外合资券商资质,或许这才是瑞士信贷主动向华林证券伸出橄榄枝的真正原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组建瑞信华林的牵头人为瑞信方正的一位副总裁,北京证监局对瑞信华林的整合也做了不少工作。

    有消息称,华林证券在春节前一直往北京跑,意欲将公司注册地迁往北京,一是为了日后瑞信华林组建整合的方便,二是华林证券与地方管理层关系不算融洽,希望通过此举争取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然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工商查询发现,目前华林证券的注册地依然为深圳,没有发生工商变更。这到底是消息传闻不实,还是华林证券还未来得及进行工商变更,相信日后时间会给出一个明确答案。

    此外,还有消息称,监管部门主张华林证券业务整体注入未来组建的瑞信华林中,但业内人士认为,华林证券业务整体注入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目前的法律法规尚不允许中外合资券商在境内开展自营和资管业务。

    投行20亿估值争议

    瑞士信贷联手华林证券组建瑞信华林本身并未引发业内太大关注,瑞信华林组建的方式,尤其是华林证券将其投行业务估值开出15亿-20亿元人民币天价还是让业内人士吃惊不小。

    知情人士透露,方正证券对其持有的瑞信方正股权要价为10亿元人民币,但华林证券本身没有那么多钱接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华林证券接盘方正证券出让股权的钱由谁出,钱又从何而来?

    华林证券2012年度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账面货币资金为35.2亿元,但其中24.5亿元为客户资金存款,1.85亿元为结算备付金,若将这两项扣除,其可动用的资最多只有8个多亿。

    据了解,华林证券的算盘是,收购方正证券出让股权的钱由瑞士信贷出。不止如此,华林证券还希望通过投行业务的注入赚上一笔,此乃华林证券投行业务估值15亿-20亿之说的由来。

    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华林证券投行业务20亿的要价有点儿离谱。其公司投行业务不值这么多钱。给出的理由为,一是公司人事动荡,投行团队面临大量流失风险;二是,华林证券虽然目前在会投行项目有20多个,但扣除成本后实际到手的利润也就不到两个亿;三是,自薛荣年离职后,华林证券获得的投行项目数量并没有增加,尤其是公司砍掉了研究、销售部门,独立的投行内核部门也被合并,其投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大打折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以来,华林证券投行团队离职人数已多达百八十人,其曾经号称200多人的投行团队现在实际人数仅剩100多。

    那么,瑞信信贷能否接受华林证券开出的条件呢?

    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较而言,瑞士信贷的压力比华林证券要大。如若在方正证券吸收合并民族证券完成后,瑞士信贷不能找到合适的接盘方,瑞信方正证券最终只能被注销,瑞士信贷就会因此痛失直接参与中国市场的资格,这显然不是其所愿意看到的结果。

    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是,华林证券将其投行业务估值15亿-20亿的依据何在?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2010年,海通证券曾经有意换股吸收合并华林证券,当时曾向华林证券实际控制人开出40亿的价码,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或许华林证券实际控制人把当年别人开出的价码依然当成现如今业务估值定价的参考依据。”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