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P2P模式在中国的遍地开花而言,其实众筹模式属于雷声大,雨声小的格局,我国P2P在过去一两年的大爆发,肯定让西方那几个P2P的创始人们,无法想象,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愈演愈烈之中
第一个核心点是本金担保,事实上,国内目前几乎所有的P2P都提供了本金担保这个服务,包括拍拍贷,其实也是提供了本金担保计划的,这个本金担保,无论是网站自己提供本金担保还是相关关联方提供本金担保,都使得中国的P2P跟国外的P2P产生了本质上的区别,本金担保使得运营方成为了交易不可或缺的媒介,使得本来属于双向自行交易成为了运营方一手主导的交易,隔绝了两个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关联,本来应该属于直接融资的P2P的概念,又演变成了间接融资,风险不断的堆积在中间方。同时,产生了运营方也对投资人产生了各种责任和义务,而且,最终会因为这些责任和义务而让P2P运营方,随时面临资金流出的可能性。从而对后续投资人造成投资损失。
第二个核心点是什么呢?虚假标的物,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已经上升到了诈骗范畴,很多P2P网站,设置了很多不存在的标的物,然后用来吸引资金投标,资金到了这些标的之后,通过各种途径,成为了网站的资金池,网站再用来进行别的投资,相当于就是低成本的吸引资金,然后借给更高收益的借款人,赚取中间的利差,如果网站的各项投资都顺利还行,一旦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个高成本堆积起来的资金池,就会很麻烦,一般都是两个结局,第一个结局就是不断的借新债来还旧债,但是因为有较高的利息在,所以就不断的需要扩大规模,这个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网站规模会不断的扩充,并不是业务发展的结果,而是需要不断的借更多的钱的道理。
第二个结局就是关门卷款。本质上江浙地区的高利贷一般都是这个玩法的。无非P2P披上了创新的外衣罢了。这两个核心点,让P2P规模快速不断的做大,做大的背后其实是什么呢?其实并不是P2P金融创新的结果,而其实是典型的集资行为披上了金融创新的外衣罢了,通过保本,保收益以及建立资金池的方式,让这个规模不断扩大。跟金融创新本身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我跟的P2P保守估计金额应该不低于500亿人民币了,如果现实点估计破千亿应该是有的。通过上述两种方式,所谓P2P,其实压根就是个笑话罢了。
商业逻辑模式就很简单,无非就是网站担保借了笔钱,放贷而已,而P2P的本质是什么?P2P的本质是撮合借贷双方达成交易,而不是介入到里面去做担保,甚至通过虚假借款人去借进来在放贷款。结合我国《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123 下一页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