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5家被首轮抽查的IP O企业的现场检查已告尾声,核查小组将形成检查报告上报监管部门。
其中,西南证券的天和众邦,光大证券的中矿环保以及天丰节能等均有传闻,称发现问题被
资料显示,今年IP O撤单企业的总数已经攀升至167家,业内分析,不少企业可能会转道香港融资。
3家被传有问题
首轮抽查到的15家IPO企业启动现场检查后,便立即处于市场高度关注的“风暴眼”。尽管核查小组的审核处于完全保密阶段,但市场不时传出,抽查到企业存在造假行为。
有消息称,在核查过程中,的确有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被发现,具体信息尚处于保密阶段,但该企业正常核查已提前中止,具体性质认定和处理意见要到5月底30家企业的核查全面完毕后才予以通报。
目前,业内传闻3家被发现问题的企业分别是:西南证券保荐的天和众邦,光大证券保荐的中矿环保以及天丰节能。
天和众邦最早引起市场关注,一度被传“成为首家被核查出财务造假的抽查公司”。资料显示,天和众邦成立于2005年,自称是“国际著名的全液压岩芯钻机供应商”,在IPO排队之时拟登陆创业板。诸多消息源称,因销售数据可疑,天和众邦已被监管部门重点关注。中途一度还传出“老板已经跑路”,“中介团队被解散”等消息,但均被公司否认。而中信证券投行人士则称,天和众邦确实在抽查中被查出了问题。
中矿环保是已过发审会而被抽中审核的公司,是一家高科技环保企业。从招股说明书披露开始,中矿环保财务便深陷“多宗罪”:首先被其竞争对手实名举报涉嫌不正当竞争,后又被指采购产品的市场价格严重虚高,存在财务造假等。最重要的一点是,其主要利润来源被业内指责来源于关联交易。
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的天丰节能,则在4月25日被传出虚构收入,伪造银行单据,核查组已撤。
企业纷纷撤单
除了被传在抽查阶段终止审查的企业外,资料显示,目前处于正常审核状态的企业数量降至615家,为财务专项检查前的企业数量75%。而今年IPO撤单企业的总数已经攀升至167家,达到2012年全年撤单企业总数64家的260%。
“自查中167家企业退出后,如果15家中能抽到3家企业有问题,比例也太高了。”深圳太和公司投资总监王亮对南都记者分析说,“这也不排除管理层为了后面重启IP O做准备,现在杀鸡骇猴。”
对此,北大纵横IPO事业部合伙人蔡春华指出,最近市场上关于天和众邦、中矿环保财务“有问题”的传言越来越盛,后者更是不多见的已经过了发审会而被抽中审核的公司。在没有监管部门最终结论之前,市场所有声音只能是一种猜测。“但是按目前证监会财务核查的严厉程度来看,不排除正在排队的企业还有继续撤单的可能。”
对目前在自查、抽查中不断冒出问题,蔡春华表示:“越来越多的财务造假现象已经表明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而不仅仅是拟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诚信问题。目前IPO管理办法中要求主板上市公司必须持续3年盈利,而且创业板上市还要盈利持续增长。这不得不说一定程度上”迫使“有的发行人为了达到上市要求或在竞争中抢先于其他排队的在审企业,来粉饰报表。”
12 下一页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