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风险正在从长三角地区向外转移。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德勤昨日发布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内地17家已上市商业银行2012年不良贷款共计4929亿元,同比上升15.1%。
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5243亿元,同比增长20.7%,比年初增加339亿元,已连续六个季度反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9%,比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新增不良贷款仍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分行业看,大部分新增不良贷款集中在钢贸、光伏、船舶等行业。
德勤在报告中指出,2013年银行业信贷不良资产风险可能由长三角向南部沿海以及内陆地区转移,批发零售业贷款的信用风险或在2013年进一步集聚并爆发。
不良贷款反弹承压
报告显示,银行不良贷款率除大型国有银行小幅下降外,其余商业银行均在反弹,尤以股份制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反弹最为明显,与2011年末相比分别提升0.12和0.16个百分点。反映贷款恶化速度的迁徙率指标也在反弹,比如浦发银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由去年同期7.83%增至26.24%。
“逾期贷款通常是不良贷款的先行指标,随着预期时间的持续,将对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形成压力。”德勤中国金融服务行业审计合伙人沈小红表示,从已公布的上市银行年报看,多数银行当年的逾期贷款增幅远远高于不良贷款的增幅。
受贷款结构差异的影响,德勤认为,股份制银行的逾期贷款反弹幅度大于国有银行。数据显示,五大行中,除中国银行基本持平外,其他四大行2012年内新增逾期贷款增幅均超过30%,招行、浦发、兴业、民生、中信等五家股份制银行当年逾期贷款均较2011年同期增长135%。
德勤同时指出,不良贷款核销处置在未来几年将成为不良贷款压降的主要手段之一。譬如,在不良贷款持续上涨的2012年,五大行共计核销不良贷款250亿元,较2011年增长110%,股份制银行共计核销56.5亿元,较2011年增长107%。
正向鲁闽粤等地转移
就不良贷款爆发的区域而言,德勤在报告中指出,2012年,长三角地区是不良贷款的“重灾区”,今年,风险灾区正在向山东、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蔓延。
德勤中国全球金融行业领导合伙人刘明华指出,长三角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风险往往从这里开始,然后蔓延到欠发达地区。像去年出问题的钢贸贷款,其参与者并不来自长三角,只是在长三角进行贸易,风险爆发之后,企业资本从长三角退出,回归当地,这就给风险转移埋下伏笔。
“很多民营企业是全国性多点布局,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也会在内陆进行投资,这一类的风险会有滞后。” 沈小红说。
在行业分布上,批发零售业去年的贷款余额增幅较大,也积聚了较大信用风险。德勤指出,批发零售业2012年新增不良贷款余额507.3亿元,年末余额达到1071.4亿元,其中不良率提升了0.45个百分点至1.61%。
比对中国银行业2011年末的不良贷款余额4904亿元,批发零售业的不良贷款余额约占22%,浦发零售业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全行业0.64个百分点。
沈小红指出,批发零售行业里有接近超过100个子行业,其中有相当部分账户涉及去年陆续爆发的民间借贷危机、钢贸贷款风波、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等。
刘明华亦指出,批发零售行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大宗商品、矿业、建材等,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涉及这些的批发零售企业现在处境并不乐观,尤其是位置在中间流通环节的企业可能面临被弃单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