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全球众多经济体进入降息通道,且中国经济增速仍相对较高,未来“热钱”流入趋势几成定局,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加强银行结售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汇占款余额约为27.068万亿元,一季度新增外汇占款1.2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前景均存有较大不确定性,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可谓一枝独秀。”7日,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金融与对外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冯雷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全球充裕的流动性使国际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找投资标的,中国无疑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热钱’都是趋利的,我国一些有着较大发展潜力且利润较高的产业,将成为其投机或投资的目标。”冯雷说。
在冯雷看来,“热钱”此轮拥入正是看准了我国启动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商机。“城镇化的推进将带动一大批产业发展,是我国未来10年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蕴藏着相当大的投资机会。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也产生了巨大的资金需求,一定程度上给境外资本留出了空间。”
但冯雷同时强调,“热钱”大量拥入后若监管不力,将对我国的金融秩序造成冲击。“目前,不排除监管层针对‘热钱’拥入出台更严厉管理细则的可能。”
此外,“热钱”进入渠道也应更加规范化。“通过正规途径进入的境外资金,比较好监管。但还有一些境外资金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需要对这些隐性渠道加以控制。”
根据上述《通知》要求,在企业方面,外管局将加强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加大对存在异常或可疑情况企业的核查力度,并调整转口贸易项下外汇收支相关政策;在银行方面,外管局要求加强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将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与外汇存贷款比率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