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息为诱饵,借新还旧,直到资金链断裂……这类庞氏骗局在理财市场层出不穷。银监会昨日警示了非法集资中庞氏骗局风险,提醒投资者勿上当受骗。
昨日,银监会处
上述负责人还强调,非法集资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经济学理论”等旗号,经营项目由传统的种植、养殖行业发展到房地产、矿产能源、高新技术开发、股权投资等内容;以订立合同或少量投资为幌子,编造虚假项目,或以夸大少量项目的投资规模盈利前景,以制造投资及企业利润假象,诱惑社会公众投资。“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假借委托理财名义,故意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利用电子黄金、创业投资等新名词,迷惑社会公众,承诺稳定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公众投资”。
据了解,近几年,全国公安机关年均立案2300多起,非法集资案件一般占同期经济犯罪案件总数的5%以下,但涉案金额占同期经济犯罪案件10%以上,最高达16%。同时,非法集资案件从农业、林业、房地产、教育、商品流通等行业领域,正蔓延至科技环保、股权投资等领域。不法分子多通过注册成立公司企业,虚报注册资本,打造实力雄厚的假象,再以投资、理财等各种名义,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收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欺骗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