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山西或兜底中诚15亿黑洞 刚性兑付博弈

2014-2-6 9:16:21东方财富 【字体:

  备受业内关注的中诚信托30亿信托兑付危机出现转机。报道称,有知情人士透露,山西省政府可能会出面兜底50%,剩下的就是中诚信托和工行各兑付25%,不过最终结果还要到下周才能见分晓。

 

 另据报道,中诚信托22日晚间发布《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临时报告(四)》。报告称,受托人始终立足于最大限度维护投资者合法利益,积极履行受托管理职责,同时积极寻找潜在投资者。目前,受托人正在与有意向的若干投资者商谈,就具体投资细节加紧磋商。据悉,投资人对这份报告并不认可,他们坚持要求项目到期本息兑付。

  山西或兜底中诚信托15亿黑洞

  据时代周报报道,2014年1月31日,是中诚信托旗下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以下简称“金开1号”)到期的日子。30多亿融资规模,融资方却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拘。而各方互相推诿,银信博弈,让投资人越发焦虑,是否能如期兑付成了本案最大的焦点。

  1月22日上午,有知情人士同时透露,“山西省政府可能会出面兜底50%,剩下的部分各打五十大板,就是中诚信托和工行各兑付25%。”但最终结果是不是这样还要到下周才能见分晓。

  对于山西省政府会参与刚性兑付的说法,时代周报就此事求证工商银行新闻处,但其表示,“我不知道这个事情,不了解。”不过在进一步追问最终处理方式时,工行人士称,“这个你问中诚信托吧,他们是管理人,他们了解。”之后致电中诚信托相关部门,但电话一直无人接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政府兜底的处理方式应该会是“终极版本”。一位信托从业人士表示,“前几天开会的时候就说了,地方政府、工行、中诚会按2:1:1的比例出资。”上海一位信托公司副总也表示,“会有限兜底,银行和信托各赔付一部分,完全打破刚性兑付的可能性很小。”

  此前,双方博弈战如火如荼,互不相让。中国工商银行曾表示,不存在“中诚诚至金开1号项目”将由“工行承担主要责任”这种情况。中诚信托也正式向其投资者承认,“诚至金开1号”信托计划高达30亿的信托财产或无法按期变现,不排除通过诉讼方式向相关主体主张权利,以最大限度维护受益人的利益。

  “不承担主要责任不是说没责任,虽然工行是代销方,它来兜底的话在法律上没有依据,但工行在这个项目上获益更多。”上述信托副总称。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报告显示,“金开1号”由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发行,投资者共计700余人,工行手续费4%,中诚信托通道费为2‰。也就是说,工行获益是中诚的20倍。

  “银行4%的手续费在信托产品中是很少见的,如果收益少的一方承担更多责任是不合理的,风险和收益应该对等。”上述信托副总进一步称。

  中诚信托发布诚至金开1号最新进展报告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诚信托22日晚间发布《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临时报告(四)》。报告称,受托人始终立足于最大限度维护投资者合法利益,积极履行受托管理职责,同时积极寻找潜在投资者。目前,受托人正在与有意向的若干投资者商谈,就具体投资细节加紧磋商。据悉,投资人对这份报告并不认可,他们坚持要求项目到期本息兑付。

  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1月22日,该信托计划管理运作中取得的最新进展报告如下:

  1、2014年1月22日,山西紫鑫矿业集团交城神宇煤矿取得了换发的采矿许可证。

  2、临县白家峁村召开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一致同意无条件配合并支持白家峁煤矿审批事宜。

  3、受托人始终立足于最大限度维护投资者合法利益,积极履行受托管理职责,同时积极寻找潜在投资者。目前,受托人正在与有意向的若干投资者商谈,就具体投资细节加紧磋商。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报告中显示交城神宇煤矿取得了换发的采矿许可证,情况所有好转,但对于一个只剩不到10天就要到期的信托项目显得为时晚矣。

  眼看1月31日就要到期,该信托项目依然没有取得所有煤矿的采矿权。根据推介书,该信托的还款来源主要是通过振富能源旗下拥有四座煤矿(神宇煤业公司、黄草沟煤业公司、三兴煤焦公司及杨家渠煤炭公司)和一座洗煤厂的预期收益来体现。中诚信托此前估计:若按目前市场价值50吨/元估算,振富能源公司采矿权价值超过100亿元,对于30亿元优先信托本金的质押不高于30%。

  然而根据该信托管理报告,目前杨家渠煤炭公司(即内蒙煤矿)100%股权已经转让;白家峁煤矿(三兴煤焦公司)整合方案仍未获得政府批复;三兴煤焦公司涉及持续多年的采矿权纠纷,振富能源在接收这座煤矿时,被当地政府要求支付10亿元补偿款,才能重新申领采矿权证,并办理技改相关手续。

  《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2013年第四季度管理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该信托计划分配信托净收益67094.46万元,未能满足优先受益人当期预期信托净收益总额。

  据北京商报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项目方拿到新的采矿证,意味着该项目可以合法运营和转让,只有让该项目复活才可能出现接盘方受让该项目资产,中诚信托才有可能兑付投资者。

  值得一提的是,中诚信托最新公告显示,临县白家峁村形成决议,一致同意无条件配合并支持白家峁煤矿审批事宜。山西紫鑫矿业集团交城神宇煤矿和白家峁煤矿恰是这一矿产信托产品的核心资产,尤其是白家峁煤矿,既是最有价值的核心资产,又因为迟迟未能确权而直接威胁到该信托产品的安全。公司同时还表示,正在积极寻找潜在投资者。目前,受托人正在与有意向的若干投资者商谈,就具体投资细节加紧磋商。

  尽管当地政府的配合和推动让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的资产处理再次迎来一丝曙光,但时间表仍不确定,目前涉事项目究竟谁愿意接盘才是最关键的,按照以往问题信托的兑付方法,如果有机构或是企业看好该矿产的经营前景,愿意出资来盘活其现金流,信托项目得以兑付,接盘方相当于用时间来换取金钱。

  信托产品究竟能否及时兑付?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个人认为,中诚信托延期兑付的可能性较大,毕竟项目方已经资不抵债,如果先行垫付会损失很大。不延期兑付则需要中诚信托自己或安排第三方接盘,先行垫付资金加上项目方已经变形资金支付给信托投资者,然后中诚信托通过法律手段追偿。”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执行主席、信托专家孙飞称。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陈龙也指出,延期兑付的可能性很大,至于解决方式很难明确,一般来说,信托在融资时总会将资产以一定的折扣做为换押,因此,中诚信托为将资产转卖给第三方公司,然后再进行兑付,但应该只会兑付本金。

  “目前有到一些消息,说是工行负担大部分,中诚负担一小部分,可能还会兜底,这已经不是一个常态的信托兑付问题了,而是牵扯到工行、中诚等大型金融企业之间的利益问题。”格上理财信托分析师王燕娱指出。

  一家第三方理财公司信托分析师称,是否延期兑付还是要根据最后的解决方案,如果能拿出一个较好的方案或有人接盘,到期兑付问题不大。但如果最后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则延期兑付的风险会有所加大。另外,如不延期兑付,还有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一是银行或信托公司用自有资金来垫付,实行“刚性兑付”;二是找到资产管理公司之类的机构来承接抵押物。

  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李旸则认为,延期兑付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这不是延期就能解决的问题。

  自从“诚至金开1号”兑付危机出现以来,投资者近日也组建了多个QQ群。针对业内专家关于延期兑付的分析,群内多位投资者态度不一。

  “完全无法接受,工行也打了许多所谓的安慰电话,但并没有见到实质的行动。目前还要看1月31日中诚信托和工行的反应。延期的前提是资产足值,可以通过处理后变现,但这个项目不是,资产已经空掉,延期更多是推卸责任。”上海的一位投资者王海(化名)说道。

  不过,也有投资者表示,如果能保证100%本金,短期延期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已经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时间太长则不行。现在肯定是在找兜底的一方,应该会有神秘资金接盘。

  另外,也有投资者表示,昨日上午已经去过工行私人银行部,没有给具体答案,让等到下周上半周左右。同时,中诚信托方面说高层在解决,具体是什么样的方案不是很清楚。

  “中诚信托最终违约的可能性应该不是很大,本金应该可以通过资产出售来兑付,不是真实的违约。冲击也是有限,其他的能源信托应该是首当其冲,而民营公司和小的房地产公司的信托也是冲击之列。”陈龙指出。

  嘉实董事长曾涉案其中?

  公开资料显示,中诚信托于2010年推出“2010年中诚·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截至2011年3月,两期信托共募集资金30.3亿元,主要用于“对山西振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由振富能源公司将股权投资款用于煤矿收购价款、技改投入、洗煤厂建设、资源价款及受托人认可的其他支出。”但是,在2012年5月11日,振富集团副董事长王平彦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立案当天即被刑拘。

  “金开1号”项目设计本身存在重大瑕疵:一是项目设立初期振富集团净资产仅仅11个亿,而仅中诚信托却为其提供了30亿元的融资,融资杠杆过高;二是该项目优先级与劣后级资金比率不合理,达到100:1,产品的保障设计不到位;三是对于融资中提及的五处矿产产权及其或有债务没有发挥应有的尽调职责。

  而这样有明显漏洞的项目何以得到工商银行和中诚信托两位“业界大佬”青睐?有知情人士透露,当时中诚信托内部第一次上会时否掉了这个项目,但因为一位副总强推才得以通过,该副总在信托计划成立后不久便已离职,后曾被监管部门要求一同“配合了解相关事宜”。

  据了解,这位中诚信托副总即现在的嘉实基金董事长安奎。其于2011年8月5日起在嘉实基金走马上任。嘉实基金方面表示,“安总确实是从中诚信托来的,但这个项目不是我们公司的,详情我不清楚。”

  而对于强推已否项目的原因,是否有不为人知的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信托人士表示,“这么说不公平,这其中是不是有猫腻我不知道,但银行没那么蠢的,项目肯定是做过评估的,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煤炭融资当时没有那么差,谁会想到煤炭的行情会变成现在这样?谁又能打包票以后情形不会逆转?”

  上述人士进一步解释,“实际上,煤炭信托很多是帮人融资收购一些国退民进时期给了民间的煤矿,后来不是搞了强制民间煤矿被并购吗?当时是超低价格勒令强制民营煤矿被国营或者他们指定的煤矿公司并购,于是产生很大的融资需求。”

  2012年3月22日,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在煤炭结构调整方面,中国将通过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顿关闭小煤矿,淘汰落后产能;在生产开发布局方面,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再接下来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必然需要大量资金,同时小煤矿愈加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

  “当时看这些项目都是资质很好的项目,是不会亏的。其实这类信托前几年已经在做了,当时还被定性为风险低于房地产信托的。很多银行都推过这类信托的,光大银行就有,15%年化 1.5年。”上述人士认为,“这次风险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周期太长,期限短点会好很多,因为长期的行情谁也说不准,风险就会增大。信托产品的周期通常为一到两年,像‘金开1号’这样三年期的并不多。”

  刚性兑付“潜规则”应被打破?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业内人士提及刚性兑付应该被打破,认为其背离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高收益隐含高风险”这一资本市场永恒的规律,创造了一个“零风险、高收益”的神话。

  “市场需要这么一位壮士。”中信建投证券黄文涛认为,信托行业这轮快速发展以来一直存在刚性兑付的潜规则,这是压制行业估值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旦刚性兑付紧箍咒被打破,信托行业发展将具备更为宽松的环境。从这个逻辑看,市场期待这么一个爆破点。

  “金开1号”事件也受到多家外资研究机构关注。美银美林指出,考虑到欧美此前的经验,第一个潜在的信托违约将会至关重要。如果此款信托产品最终违约,将是测试金融系统的首例违约事件。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一旦发生第一例信托违约,将会引发回购利率上升。

  巴克莱认为,信托产品的违约可能在中国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名誉上触发一些短期的负面影响,然而,这对金融系统的长期健康发展是积极的,因为违约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对投资产品隐含担保的一步。银行可以把它们的金融负债转移回投资者身上。此外,增加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可以更多地以风险为导向修正对投资产品的定价。

  高华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政府允许该信托违约,可以收回多少资金取决于法律流程,市场将更加注重对于高风险信托的审查,加剧实力较弱的信托贷款借款人所面临的流动性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可以让投资者认识到信托产品并非“零风险”,从而有助于解决在“隐性担保”之下所面临的道德风险,进而改善中国金融系统的基本面。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打破刚性兑付的风险极大。光大证券分析师徐高指出,目前有些决策者认为应该主动引发信用事件,从而重塑市场纪律。这一说法看似有理,其实却是危险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就像“金开1号”一样,谁能有把握将其与其他信托计划作出清楚的划分,让市场相信即使它违约了,也只是个案,而不影响其他信托计划的刚性兑付?

  徐高认为,中国目前如果有金融风险,一定不是局部性的,而是系统性。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的误操作就成为最大风险所在。如果决策者放任信用事件的发生——比如放任“金开1号”违约——那就是对撑起影子银行体系的潜在信念的系统性摧毁,必然导致金融风险的集中爆发,亲手引发中国版的次贷危机。

(责任编辑:DF083)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