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延续强势,周三日经225指数上涨2.3%,轻松跃上15000点大关,刷新五年半来新高。在过去6个月中,日本股市的累计涨幅已接近50%。
众所周知,“安倍经济学”发酵下的日元贬值是支撑日本股市和上市公司盈利看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经历如此凌厉的涨势后机会还有多大?瑞银财富管理分析师总监研究部Toru Lbayashi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股指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Lbayashi分析认为,日元对美元每下跌1%,意味着日本公司的净利润可额外增长1%左右。自2012年10月以来,日元贬值近25%,理论上股市涨幅应达到25%,而日本东证指数(TOPIX)的实际涨幅已经超过50%。
“溢价多涨的25%,可以用2014财年而不是2013财年的企业预估盈利解释,日本上市公司在2014财年的净利润率有望达到10%,推动股价上涨10%,剩余的15%涨幅就是市场估值扩张因素造成。”
根据对未来两年每股盈利(EPS)预估,日本公司平均市盈率从2012年10月的12.5倍,上涨到当前的13.8倍,但按照2014财年预估盈利计算,该估值只是比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略高而已。瑞银近期在全球股市策略中上调对日本股市至“增持”。
此轮日本股市的上涨动力,部分源自国际机构资金的蜂拥买入。对“安倍经济学”可能使日本经济摆脱通缩的乐观,正在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关注。
从历史角度分析,瑞银认为,日本股市在15至16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在2006至2007年期间,日本公司市盈率曾一度高达20倍。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股市中各板块的市盈率等估值差异极大,一些行业的盈利预测并未随股价上升而得到大幅提升,或者行业股价的涨幅小于盈利预测上调幅度,这样的“错位”也意味着蕴含投资机会。
鉴于日元持续贬值的看跌前景,出口企业的估值被市场看好,瑞银认为日本出口商盈利增长不仅是近期反弹的主要原因,也将支撑后市的走高。
“一旦日元停止贬值,国际投资者将停止对日本股市进行投资。”瑞银表示,目前日本出口商盈利预测还未充分反映近期日元的贬值,某些内需型行业的估值已经过高,因此在出口商股票及内需型行业中市盈率较低、前期股价表现落后的公司存在(补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