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连日来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政策(QE)以及多国跟进降息等重磅消息的出炉,使外汇市场的节奏彻底被打乱。
在欧洲央行1月22日宣布自今年3月起实施总计1.14万亿欧元的QE后,人民币对第一时间做出反应:1月23日欧元诞生13年以来,欧元对人民币首次跌破“7”整数关口。
不仅如此,随着欧洲央行正式开始QE,不少机构预计,各国央行会选择在美欧央行政策发生“实质性”背离之前“出手”,推出宽松政策。
欧元的波动不仅来自于欧洲央行,即将出炉的希腊大选也是一枚********。一旦反对党极左翼联盟Syriza上台,希腊可能撕毁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之间曾达成的协议,进而催生新一轮金融危机,欧元将进一步承压。
虽然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暴跌,对去欧洲留学或欧洲购物旅游的人来说,自然是好消息,但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元的大幅贬值,也为本就不够乐观的中国出口在2015年初就蒙上了阴影。
欧元对人民币一年贬值15%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月23日,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为1欧元对人民币6.9795元,较前一交易日的7.1204下调了1409个基点,幅度达到1.98%,创2011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事实上,自2014年5月开始,欧元对人民币就开始一路下跌,进入2014年12月,跌幅更是驶入快车道。
一年前(2014年1月23日)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为8.2693,相对6.9795的最新价,人民币对欧元已升值15.6%。而若以去年5月7日攀升至8.5756元的近期高位计算,最近8个多月来的跌幅为18.6%。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1月23日曾表示,欧央行的新一版QE政策加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正常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推动美元汇率的走强,从而可能会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下行压力。
“由于欧版QE的推出在规模上超过了市场预期,因此改变了境内不少机构和投资者的预期,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之前不怎么做多美元的,现在也都在做多美元,从而令人民币汇率更加承压。”一位股份行外汇交易员对早报记者表示。
不过,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受欧元贬值的影响,中国今年的出口前景也受到拖累。
光大证券认为,短期来看,由于QE规模远超预期,欧元仍有下行空间,从而助推美元指数进一步上行。由于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美元走强会带动人民币有效汇率进一步走高,不利于出口。
不过,倘若欧版QE能够像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一样帮助美国实现经济复苏,中长期来看,欧元区经济回暖有利于从需求端拉动中国出口。
海关总署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中国对欧盟的双边贸易额达到3.78万亿元,同比增长8.9%,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的出口产品在欧盟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7.5%。
全球央行惨遭牵连
不仅是汇市的波动,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出台使全球央行都受到了拖累,尤以欧洲的非欧元区国家央行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随着欧洲央行QE的靴子正式落地,市场预计,降息潮或愈演愈烈。
中信证券预计,第一季度将成为各国央行货币宽松政策的时间窗口,各国央行并会选择在美欧央行政策发生“实质性”背离之前“出手”。
可见的是,2015年1月以来,丹麦、土耳其、瑞士、印度、秘鲁、埃及、加拿大等国纷纷降息接力。
其中,在欧版QE宣布的不到2个小时时间内,丹麦央行宣布三天内第二度降息,将存款利率从负0.2%降至负0.35%,贷款利率保持不变。虽然丹麦央行称有必需的工具来捍卫欧元和克朗联系汇率制,但更有机构推测,丹麦可能继瑞士之后被迫放弃已经汇率挂钩政策。
正是预料到欧洲央行会开动印钞机“放水”,颇有先见之明的瑞士央行担忧无力维持欧元对瑞郎1.20的汇率下限(即1欧元至少兑1.2瑞郎),瑞士央行1月15日主动放弃执行了三年多的汇率制度,同时调低基准利率。
同样嗅觉灵敏的加拿大央行,也于1月21日降息25个基点,将指标利率从1%降至0.75%,结束了自195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利率稳定期。
在欧元贬值的背景下,为避免出口竞争力下降,贸易伙伴国不得不竞相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让该国货币贬值,这正是丹麦等欧元区主要的贸易伙伴国纷纷降息的重要原因。此外,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连续下跌也是降息潮进一步扩围至加拿大等国的重要诱因之一。
不过,在新一轮印钞大赛中,已经从连续四轮QE中尝到甜头、经济复苏明显的美联储可谓独善其身,不少机构预计,美联储最早在今年年中就将启动加息模式。
中国央行的难题
欧洲央行祭出的宽松政策可谓给中国央行出了一道难题,不仅是人民币汇率的走向,还有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面对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一紧一松”。
“欧洲央行量宽对中国的影响,需要区分是体现在汇率价格层面,还是资本流动层面,因这二者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方向是不一样的。”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
他认为,中国央行的态度才至关重要,人民币汇率后期走势除了要看欧元以及国际美元指数动向外,人民币中间价以及央行的动态将是撬动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向的关键点。而央行出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防止投机资金利用在岸离岸市场汇差套利等多方面考虑,还是希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更“全面”反映目前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的实际状况。
不过,人民币汇率弹性不足的情况下,不少经济学家表达了对人民币过于平稳而导致有效汇率继续攀升的担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作为占美元指数权重过半的货币,欧元超市场预期规模的量宽,将推动美元更快升值,而过于平稳的人民币中间价,已不足以应付这种调整,人民币有效汇率将再度被动升值,由此出口受到抑制、中国国内需求更多向日本欧洲美国产品和服务转移,国内通缩压力加大。
而在备受关注的货币政策方面,不少机构认为,考虑到经济增长的压力,目前略宽松的货币政策节奏不会改变。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中国货币政策放松趋势不动摇,在无外部危机冲击之下,实现中国经济目标仍会优先于汇率稳定。
(责任编辑: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