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外 >> 浏览文章

重病缠身 QE能否救欧洲?

2015-2-1 8:40:43东方财富 【字体:

用QE来救欧洲,到底是一针强心剂还是饮鸩止渴,现在来评判还有些过早。

  “重病还需下猛药。”用QE来救欧洲,到底是一针强心剂还是饮鸩止渴,现在来评判还有些过早。其实早在 2011年的年底,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就推出了第一轮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这一操作涉及的主要内容是,由欧洲央行为欧洲的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然后鼓励银行购买高息的债务国国债,以期增加银行间的流动性。2015年,由于欧元区经济的持续低迷,欧洲央行不得不再次做出大的举动。1月22日,欧洲央行宣布了扩大资产购买项目(以下简称“欧洲版QE”),力度之大,超过市场主流预期。

  “重病缠身”的欧洲经济

  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弥漫让欧元区国家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元气。随着希腊 、爱尔兰 、西班牙 、葡萄牙这四个重债国家经济出现增长,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没有接受救助的法国和意大利 。由于法国的改革迟缓,加上历史包袱的沉重,使得法国船大难掉头,经济表现持续低迷。根据法国统计局数字显示,2014年法国第三、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仅为0.1%,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仅有0.4%。而意大利在过去十年中,经济的表现在欧元区是最低迷的。在过去三年,意大利经济尚未有任何一个季度实现增长。

  虽然,欧洲央行并不承认欧洲陷入通缩,然而欧洲经济数据却显示出明显的通缩迹象。2014年几个季度,欧盟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平均变化率远低于1%,并且明显低于预期。与此同时,2014年的法国失业率再创新高,一路飙升到10%,大批的企业面临破产,导致法国人民生活成本加大,民生质量下滑。虽然该国法定最低工资增长了1%,但是由于税收的上调,家庭减税优惠缩水。与此同时,国民阵线的崛起让很多人担心法国政治会走向民粹主义,最终给欧洲一体化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对于法国而言,德国的经济可以说“一枝独秀”。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德国在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取得了1.5%增长,这是自2011年以来最快的经济增长率。助力于德国经济上行的主要力量是消费者购买力提升、就业率保持在高水平和工资上涨。联邦统计局局长认为,德国经济在2014年总体表现出稳定态势。据预计,2015年德国经济将继续稳中有升,但乌克兰危机和欧元区经济复苏疲软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在发酵中。关于目前德国的经济现状,长期在德国生活的康茨坦茨大学毛维准博士认为,德国经济形势表现不错,尤其是基础产业后劲不容小视,在欧洲地区成为了一个稳定的重要力量。

  除了德国之外,欧洲其它经济体复苏前景其实并不乐观,2014年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年初预期的1%增长率没能实现。2014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石油价格断崖式下跌,都使得欧洲形势不容乐观。高失业率是主权债务危机给欧洲社会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之一。2014年欧元区的失业率超过了11%,情况较为严重的意大利年轻人的失业率接近40%;西班牙的经济形势虽明显好转,但年内的失业率却高达47%左右。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欧元区的经济目前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

  欧洲版QE是“完美解药”?

  对于长期深陷衰退境地难以自拔的欧元区国家而言,摆在第一位的原本应该是努力实现经济的正增长。然而,当前最令欧元区官员们头疼的问题却是通缩风险。在全球整体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欧元区经济却持续低迷。欧洲央行此时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正是意在通过向资本市场注入资金,促进投资,进而刺激欧元区经济增长,改变经济不景气的现状。

  1月22日,欧洲央行宣布了扩大资产购买项目(简称:欧洲版QE),主要内容包括,从2015年3月起每月购买600亿欧元资产,直至2016年9月或者通胀回升至2%左右为止,这意味着购债规模至少扩大1.14万亿欧元。之前美国 QE3的月度购债规模为850亿美元。此外,欧洲央行还规定了相关债券的资质等标准,并调整了未来6轮“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的交易利率。

  本轮欧版量化宽松政策出台的背景比较复杂,然而综合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现期通胀和通胀预期指标大多趋近历史低位,威胁中期价格走势。在关键利率已相当低的背景下,这迫使强势货币政策出台。其次是货币与信贷增长动力不足,致使经济停滞风险增大。

  对于欧洲版QE出台的原因,毛维准博士认为:德国的研究机构根据2014年底的欧洲经济疲软表现以及2015年初的欧元不稳现状,大多对2015年的经济形势不大看好,因此欧洲版QE的出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令毛维准博士更加担忧的是,这次欧洲推行的QE是否会引发大幅度的通胀。1月24日,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曼在上海交通大学“名家讲坛”中发言认为,欧洲目前面临着低生育率造成劳动力持续萎缩的严重问题,在这一前提下,让欧洲加大投资可能性是很小的;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在2011年升息的通缩政策又打压了市场需求。他还认为,欧洲版QE虽然可以使欧洲通胀率预期有所提高,但最少需要再提高5倍才能使欧洲脱离困境。

  综合来看,对于本轮的欧版量宽政策,各界人士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看好的,也有看衰的。至于欧洲版QE是否能治好欧洲这个“病人”,笔者认为,这轮欧洲量化宽松政策对世界经济的正面影响将超过负面影响,也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复苏。

  “痼疾难愈”如何化解

  目前,大部分欧元区成员国都面临实体经济竞争力下降、社会福利过高造成政府财政开支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仅靠量化宽松政策,向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里注资,只会放大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欧元区强劲的经济增长。对于欧洲版QE能否治愈欧元区的痼疾,虽然大多数专家并不看好,但大都认为可以短期内提振欧元区的经济。

  对于这一论断,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也认为,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是很难解决欧洲的问题,因此德拉吉计划通过一揽子的组合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他把这一系列政策比喻为一条椅子的四条腿,包括量化宽松政策、财政政策、结构改革以及传导机制变革。如上文所说,其实早在2011年底QE其实就已经推出,因此市场对QE的预期早就已经反映在股市和资产价格上,再加上ABS、抵押债券、TLTRO,都是旨在加强欧元区流动性。所以,综合来看,单纯依靠QE是很难解救欧洲经济的。

  虽然都在大谈改革问题,然而在欧元区国家对于改革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家都喊着要改革,却很难看到实质性动作。对于这一呼吁,各成员国更多是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期待别人先动,然后坐享红利。由于各国对于改革预期过于悲观,认为收益曲线过长,短期内难以看到成果,因此各国在改革上并不积极。加上欧元区没有形成财政联盟,因此各国仍在纠结于讨论赤字上限问题。

  所以说,要有效地解救欧洲的痼疾,除了依靠欧洲自身逐渐恢复造血能力之外,也需要有外部力量的支撑,这就包括来自美国和中国这两大经济体的支撑。目前,美国经济已逐步恢复元气,2014年第二季度才略呈直线上涨,GDP增长率为4.6%。第三季度,美国GDP年增长率出人意料地达到了5%,创下了11年来美国最快增长的纪录。因此,2015年美国的经济也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这一大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增强美欧之间的合作,以便欧洲早日摆脱困境。

  此外,中国经济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一直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因此,要有效解决欧洲的痼疾,中国的作用不容忽视。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月26日报道称,法国总理瓦尔斯计划于1月29至31日访问中国,50多家法国大企业的老板将跟随他访华,由此可见,欧洲国家逐渐把拉动欧洲经济增长的希望更多地给予了中国。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提出,中国将加大对外投资的步伐。中国企业加大在欧洲的投资,以及中国巨大的消费能力也将有效地促进欧洲经济的复苏。所以我们说,中国“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大战略,更是政治意义上的大战略,将有效地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纽带。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后,欧洲的痼疾能否化解,就需要留给时间去回答了。

(责任编辑:DF145)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