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时, 美联储释出将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信号,当时亚洲央行忧心资金出逃至美元资产,纷纷调高利率来留住热钱。
如今,即便是美国升息渐行渐近,亚洲地区今年以来已经八度传出央行意外放宽政策,其中包括新加坡、中国、印度 、印尼的央行。亚洲央行如今纷纷自信地调降利率,可能还是要多数归功于油价的疲软。
泰国 、韩国本周也加入意外降息行列。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央行,不是引导本币贬值就是允许汇价交投在较低水准。
“真难以置信,这同2013年完全不同,当时我们正处于”缩减量化宽松恐慌“,在亚洲人们争前恐后地升息。”美银美林外汇和利率策略联席主管Claudio Piron说道。
虽然目前仍然不知道亚洲央行为什么有如此“胆量”降息,不过通胀下滑的强大压力是这一切的背后推手。主因是自去年夏季以来油价完全腰斩,加之全球需求疲弱,国内经济增长放慢,一齐发力造成通胀下滑。
MUFG东亚市场研究部主管Cliff Tan表示,特定的国内政治因素也对降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我们可能出现不得已而竞相降息的情形,这说明全球货币政策步调不一的程度达到近30年来最严重的地步,”他补充说。
Piron还指出经常帐正在改善,尤其是印度和印尼等风险较大国家的经常帐状况,部分原因在于石油进口成本大幅下降,而这些国家都高度依赖石油进口。
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仍在放松政策,其所释出的资金可望抵销外流至美元资产的部分。
二线货币贬值亦有助于亚洲应对出口放缓以及欧元 、日元和澳元等主要货币的全线下滑。
(责任编辑:DF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