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并购的低成本扩张效应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9-4-5 7:44:15
    文章录入:网友(傻瓜)
  •  
    企业要实现持续性的成长和发展,主要依靠两条途径:一是依靠内部积累与投资,逐步扩大本企业的生产规模,这是一条在企业自身机制上发展壮大的途径,通常被称为是“内部增长”。二是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与购并活动,以迅速达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目的,这是一条企业外部谋求发展壮大的途径,通常被称为“外部扩张”。事实上,近几年随着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掀起,并购活动在国际、国内都在不断的升温,多数企业已将并购作为一种低成本、有效率的扩张方式,在实践中被广泛地采取。

    一、并购及其发展现状

        企业并购实际上是包括企业兼并和收购两种不同的外部扩张形势。兼并(merger)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且法律上仅有一个公司作为法律主体;收购(acquisition)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由于在运作中兼并和收购在实质上具有某种相似性(均强调事实上的控制权),往往将两者合称为“并购”(M&.As),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最近20年全球并购金额以年平均42%的速度迅猛上升,1998年全球FDI总额为 6440亿美元,其中跨国并购达4110亿美元,占63.8%;1999年全球FDI总额为8440亿美元,跨国并购为7200多亿美元,占85%以上;2000年跨国并购规模创记录地达到了11000亿美元。

        在我国,自1996年以来,企业的并购活动以70%的年均增长率不断增加。1998-2001年,中国国内并购案发生了1713起。同时,近年来特别是 2000年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通过香港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并购规模由 1998年131宗的115亿美元,增长到 2003年(1-11月)的1384宗的416亿美元,投资领域也由初期的进出口贸易、航运、餐饮等少数行业拓展到加工制造、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研发等国家重点鼓励的产业。

        从上述国际、国内并购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来看,对许多公司而育,企业并购已经成为公司外部扩张、开拓市场的主要渠道。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并购不断升级呢?关键就在于它的低成本扩张效应。

    二、并购低成本扩张的效应剖析

        所谓低成本扩张,是指企业采用并购的手段,用较少的投人迅速实现扩张。并购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或经营领域、增强市场地位、获取一些重要经营资源的一种方式。相对于依靠内部积累实现成长的方式而言,在形成同等生产能力、同等预期利润的前提下,显然并购所支付的时间成本、货币成本等一般要低于通过内部积累的新建投资方式。以新建投资为参照,企业的并购扩张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其原因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企业并购是将目标企业的多种资源一次性内化到企业,其资源配置和交易具有通约性,与内部积累的新建投资相比较,从人、财、物到产、供、销等各种资源的长期性购置和配置,其生成、运行成本要小的多。具体采说,形成并购这种低成本扩张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

    1.规模经济效益

        在西方经济学中,如果一个企业产量上升的同时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就称之为规模经济效益。理论证明,规模经济效益是在企业慢慢成长到最佳规模点的过程中出现的。超过最佳成长点,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换句话就是,在最佳规模点之后企业若继续扩大规模,将伴随着市场成本的升高。

        一般而言,企业在并购扩张后,生产规模、产量肯定会扩大。当许多企业置于统一企业领导之下,规模效应就会得到显现。主要表现在:其一,节省管理费用。由于中、高层管理费用将在更多数量的产品中分摊,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可大大减少。其二,企业在向不同顾客提供更多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时,可以利用同一销售渠道采摊销,达到节省营销费用的效果。

    2.资本成本的下降

        当两家企业发生并购,可以导致并购后企业的资本成本下降。资本成本可能由于以下三种显著原因而下降:

    (1)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之间的差异。内部资金不涉及筹集外部资金时所发生的交易成本,并且可能有优于外部资金的差别税收优势。当所处行业需求增长率缓慢的企业去并购那些所处行业需求增长率较高的企业时,由于收购企业所在行业的需求增长速度低于整个经济平均的行业增长速度,这些企业的内部现金流量可能会超过其所在行业中目前存在的投资机会的需要,形成大量富余的内部现金,因此当发生并购后,收购企业可能会向并购企业提供成本较低的内部资金,从而使资本成本下降。

    (2)以较低利息率进行负债融资

        如果两家企业的现金流量不是完全正相关,破产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从而破产成本的预期价值将会随着破产风险的下降而降低。这使得并购后企业可以在扩大负债规模的同时仍保持较低的借款利息率,使总体的资本成本下降。

    (3)证券发行成本的规模经济

        在发行证券进行股权融资时,需要一定的交易与发行成本,这些成本大部分是信息生产和传播费用,他们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固定成本。并购可以通过实现信息规模经济来有效的降低这部分费用所占比重,致使资本成本相对降低。

    3.代理成本的减少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出于企业发展的考虑,会将所有权中的控制权部分有限度地让渡给经理人,从而形成了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当经理人逐渐掌握企业控制权时,就会根据自己的偏好追求非利润最大化目标,从而损害了所有者的利益,形成了巨额的代理成本。当企业利用内部组织结构安排、报酬激励等机制不足以降低代理成本时,并购通过公开收购、接管或替代现有管理层,提供了一种威慑机制,从而可以利用外部控制机制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

    4.并购是社会成本最低的一种扩张方式

    积累或新建投资方式的扩张,如果不以产品消费市场的同步增长为前提,必然会造成产品供过于求。利用市场竞争淘汰掉其中一批企业,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对业内领导扩张的企业也会造成损失。所以并购在不经过市场竞争机制的前提下,就实现了并购企业的扩张,使社会成本降至最低。

    三、实现并购的低成本扩张效应的制约因素

        诚然,并购是有低成本扩张效应,但要把这种效应在实际运作中真正发挥出来,还必须注意一些重要的约束条件。如果轻视这些制约因素,很可能会导致并购发起企业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

    1.对并购成本的认识和控制程度

        企业的并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并购可以降低扩张成本,成为高效益扩张方式。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并购过程本身产生的大量成本使企业陷入困境。广义的并购成本是由于并购而发生的一系列代价的总和,具体包括并购完成成本、整合与营运成本、并购机会成本。并购成本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当期成本,买断时一次性投入的费用;另一类是后续成本,收购后企业运行中的相关成本。在并购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当期成本而忽视了后续成本。并购与新建企业相比,当期成本一般较少,但后续成本较大。因此,要对低成本扩张的后续成本特别关注,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改造成本。即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提高资产使用价值等方面所花费的成本;②管理成本。原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在职工中根深蒂固,内部人控制现象也较为严重,管理的难度和费用较新建企业要大;③机制转换成本。旧体制影响较深,不像新企业那样易接受新的体制,被并购企业易穿新鞋走老路,特别是职工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隐性成本。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并购方对被并购方了解不彻底,或者被并购方故意隐蔽实情,导致额外成本的产生。这其中主要是债务不明问题;⑤债务关联成本。许多被并购企业债务种类繁多,抵押贷款、欠水电费、变相集资等等,千丝万缕,涉及方方面面。由此可见,针对后续成本具有间接性、难预测、多次发生的特点,低成本扩张的成本并不低,进行低成本扩张时,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成本,把不可控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

    2.考虑市场和资本的约束

        对企业并购成本的衡量要相对于收益的大小以及实现才有意义。因此,企业并购“低成本”的实现不仅取决于目标企业的价格形成,而且要取决于并购收益的大小及利润实现问题,后者又必然受到若干外部条件的约束。具体来讲至少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企业并购的行业选择。企业并购总发生在一定行业领域,而行业的资产运营效率和运营效益是微观企业运营的外生变量,决定着企业的运营绩效,包括并购绩效。在那些资产利润率低的行业,如1997年的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的资产利润率分别为— 1.23和-0.44,大量亏损的企业的存在会使并购交易价格大大降低。如果并购企业因贪图便宜而进入这些行业,以之作为自己的经营发展方向,无疑会因这些行业的过渡和低效竞争,结果只能获取较低利润甚至陷入亏损,加大破产成本。

        其次是并购中目标企业的资产特性的考察。作为交易客体的目标企业,是一个由资金、劳务、技术、信息等多种要素复合组成的特殊商品,其价值取决于企业这一新的复合体所形成的价值增值能力。而价值增值能力的决定因素是企业组织价值。因此,从并购双方的资产方面来看,并购绩效的取得主要取决于两点:其一,被并方的企业组织价值;其二,并购双方资产的相容性和互补性。

    3.企业并购方式的制约

        在并购过程中,并购方式直接影响其并购成本。我国现实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决定了市场规模作用边界的有限性,进而决定了当前我国企业并购的两种基本方式:即市场交易方式和非市场交易方式。企业并购方式的选择,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对并购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另一方面还要受制于外部市场环境,诸如:信息机制、中介机制、监管(干预)机制等的发育程度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