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警惕信贷资金流向出现马太效应

2013-7-24 7:51:15东方财富 【字体:

  历时18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20日走出关键一步: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此举有利于以市场化手段调节资金流向。但应警惕信贷资金在流入实体经济之时出现马太效应:大企业信贷成本越来越低,反

向又推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使其经营愈发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贵短期难缓解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短期看,贷款利率放开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难以缓解。他们分析,当前企业融资还是高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贷款市场还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放开下浮空间利好的是一些手握议价权的强势企业,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融资难、融资贵仍然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而且在利率下浮后,还可能形成马太效应,越是大企业越能使用到便宜的资金,相对而言中小企业贷款成本显得更高。

  中部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说:“这次改革对于实体经济尤其中小企业的信号意义大过实际影响。”他分析,当前贷款一年期基准利率为6%,除了极少大企业能拿到基准利率贷款,一般企业的贷款利率在9%左右。因此取消下限对于中小企业几乎没有意义。

  湖北大冶市经信局局长余新文说,大冶市273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95家企业缺钱,总共需求资金10亿元左右,目前从银行渠道获得信贷资金的融资成本平均在12%到13%之间,政府今年4月成立了一家担保公司,才将融资成本压缩到了10%以内,资金供不应求。

  也有企业担心未来融资成本会更高,经营压力增大。湖北一家生产铜箔的高科技企业负责人说,目前企业贷款利率要上浮40%到60%。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后,大企业能获得更便宜的资金,带动效益提升,进入良性循环,让资金更多地流向自己;而这意味中小企业只有接受更高的定价才能获取信贷资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叶学平说,仅仅依靠取消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效果有限。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还需要在融资渠道多元化拓展、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调整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投向的限制以及存贷比等限制的改革结合起来。

  倒逼中小银行深耕细分市场

  有专家认为,从中长期角度看,贷款利率的放开对银行本身影响深远,有利于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目前的同质化商业模式转向差异化定位,大型银行需要更多关注为大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而中小银行则需要转向更为清晰的、有相对定价能力的小微企业。

  叶学平说,贷款利率市场化倒逼商业银行分工更明晰更细化,因为大银行不能满足所有客户,同样获取存款成本相对较高的中小银行也不能像大银行那样拼价格,大家都只能找到自己的“蓝海”。

  其实,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在逐步形成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宜城国开村镇银行农贷部主任李漫华说,在县域,国有大型银行主要支持大客户,中小客户由邮储银行、农信社以及一些股份制银行负责,村镇银行则针对小微客户。“在不同层次上,各有优势。”

  他说:“比如针对小微客户的市场,国开村镇银行有相对优势,已经形成的一套小微贷款技术,能将贷款利率平均水平控制在9.6%左右,而一些大银行针对这方面的贷款很难控制风险,即使放贷,利率高达16%。在这个其他银行不看重的市场上,国开村镇银行去年也能实现近千万元的利润。”

  “贷款利率下限放宽后,各家获取存款的成本不一样,大银行相对低一些,议价能力也强,这就倒逼中小银行只能愈发专注于深耕自己的细分市场。”李漫华说。

  叶学平认为,深耕细分市场有利于资金回流实体经济,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这对各家银行的负债管理能力、非价格竞争手段的运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DF083)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