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核心竞争力缺失 小微企业切肤之痛

2012-7-6 6:43:55东方财富 【字体:

  虽然广东新塘是中国牛仔服装最大的生产基地,但却没有几个企业有自己的品牌,95%的工厂都是贴牌生产。

  新塘牛仔业主们这样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新塘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自己的技术和品牌。”事实上,这也是当前国内无数小微企业共同的短板。

  中国经济时报社调查组5月底6月初在全国6省16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技术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在当前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小微企业因此最先陷入生存困境。正因如此,生存倒逼小微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缺乏核心竞争力

  “当前,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最缺的不是钱,而是能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湖北商会东莞分会副秘书长、东莞市伟燕鞋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对本报记者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无法与市场竞争,又谈何打造自己的品牌,“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跑”。

  模仿,一直是很多传统生产型小微企业身上摘不掉的标牌。

  “别人投资几千万,培育品牌,研发设计出新的板式,一上市立刻就被仿制了。”5月28日下午,和顺洗水厂厂长刘剑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服装行业绝大部分都在模仿,国内模仿国外,小品牌模仿大品牌。以牛仔洗水工艺为例,很多年前模仿欧美风格,后来又模仿日韩,现在又有些回归欧美。

  “我们目前的外销单子,有的是客户直接给样板,有的工厂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再做些细节设计。”刘剑勇说,过去牛仔没那么多花样,板式比较简单,整个洗水厂两套机组就能完成,现在不行了,有洗白、压皱、磨烂等各种各样的板式要求。由于设备和化工原材料跟不上,一样的板式,国内的产品还是没有国外好。“主要就是因为国外技术好。”

  本报记者在广东中山采访时了解到,灯饰行业更容易被模仿。一些厂子派人经常到各地去转,看到新颖、好看的灯样,回去马上就能自己模仿打样。

  “花大力气开发新产品,只要一上市销售,马上就会出现很多同类产品,但价格却低得多。”江门市博新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能武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下,只有大品牌才敢、也有能力研发新产品。

  沈阳圣普防火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海鹰告诉记者,“小微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自己的品牌,这样在市场上才会有更多的话语权,没有技术就只能被动跟着市场走。”

  记者采访中发现,大部分传统生产型小微企业几乎没有核心技术,有的是完全模仿市场,市场流行什么跟着模仿什么;有的则在客户要求的基础上做一定开发设计,但研发能力较低,只是下游产品中的“半研发”,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以服装、鞋、帽等制造业为例,很多外销或与国内大品牌合作的小微企业,合作模式大多都是客户提供思路和板样,企业再根据客户要求做一些精细化设计,设计要求并不高。

  “这样的合作利润会比纯加工高一些,但也不会高太多。”广东省鹏鑫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晏志辉说,如果不按客户要求,自己设计产品面对市场,可能根本卖不出去。“因为不能引导市场消费。”

  湖南省中小企业局局长黄东红5月29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湖南的小微企业发展呈橄榄形,是两头小、中间大。一头是为大企业搞配套的,一头是有品牌、有技术、有专利、有市场,这两块加起来约占30%左右,这部分企业生存状况还不错。剩下中间的70%,基本上都是传统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低,利润薄,自主创新能力弱,很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所以,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也最大。

  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淡漠

  采访中,不少企业主告诉记者,别看各个小微企业规模小,其实很多大品牌的产品其实都出自于这些工厂,这说明产品质量、生产能力没问题,但为什么却形不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江门市一位摩托车贸易商的一番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小企业一方面受自身实力限制,资金、市场以及人才等各方面都有所欠缺。但最关键的是,很多小企业的发展理念有问题,从开始成立时就只想着替别人加工或模仿市场,很少有企业注重自己开发,积累自己的技术和品牌。”

  小微企业已经走到了一个拐点。中国经济时报对6省16市的113家小微企业主调查发现,小微企业除了“三高”即劳动力成本高、原材料等成本高、税负高和“两难”即融资难和扶持政策落实难这些现实难题外,不少小微企业没有品牌,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市场容量有限等自身不足已经迫使小微企业不得不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我们也想转型,自己做品牌、自己研发设计、自己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只有这样才有竞争力,也才能适应以后的市场需求。”5月28日,广州市焕燃纺织服装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昌对此深有感触。蔡昌很多年前就在新塘从事牛仔生产,一直是贴牌生产,但五六年前,因为一个大客户跑单,损失惨重,一度关门。后来又在家里的支持下重新起步,一步步积累,如今工厂有400多人,年营业额近亿元。

  蔡昌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不景气,订单减少,需要企业自己走出去找市场、做品牌、做研发。“我们现在有了自己的品牌和设计,打算再投资三、四百万,先做电子商务销售,等打出一定品牌知名度,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以后,再做实体服装店。”蔡昌说,要想发展壮大,企业自身首先要有核心竞争力。

  但是,蔡昌也提出一个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太薄弱。

  “做内销有时候很头痛,不要说品牌,但凡是做得好一点的企业,刚把设计搞出来,等它上市后,别人拿出来的产品跟你辛苦研发的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稍微改动了一下。”提到这个问题,广州昊宇服装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杰也很烦恼。

  除此之外,企业高端技术人员流失导致核心技术外泄也是小微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广东省湖北商会东莞分会副秘书长刘伟告诉记者,他的五金加工厂有两名核心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研发五金配件电镀颜色。“前期研发已经投入不少钱,我现在很担心研发有了成果后留不住人。”刘伟说,之前发生过类似问题,虽然有签相关协议,但对方离职后企业很难确定其是否有同业竞争,即使有,也很难追究其责任。刘伟说,当前整个环境对上述这些问题的约束力不大。

  “政府应该在保护品牌、专利以及企业核心技术方面下功夫。”张文杰说,希望政府能创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让市场通过自身的修复功能,从根本上优化经济生态环境。

  加快转型升级需求迫切

  本报记者采访发现,为了应对这场生存危机,不少企业自觉将研发作为今年工作重点,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设计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月31日上午,台州市光跃饮水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符红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原来智能储水桶是该公司独家生产,现在市场上又出现了两家竞争者,产品市场占有率在下滑,公司只有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对其他工艺进行改进。

  成都世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伟认为,夹缝中生存的企业,只有靠自己加强技术开发来争取市场。黄建伟告诉记者,他本人搞技术出身,因此非常看重技术开发。

  “现在这样的市场状态下,要想活下去,就得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产品。”盛浩鞋材东莞办事处经理陈通荣说,其在温州的研发工作室,今年可能还要加大投入力度。“市场越难,越要在研发上投入,因为竞争越激烈,越需要创新。”

  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政策调研处副处长王功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本上升和经济下行压力双向挤压,将是小微企业一次洗牌和优胜劣汰的机会。不干就出局,要干就干好,倒逼机制作用空前强烈,而倒逼作用将促使企业转方式调结构。

  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今年2月底对当地小微企业调研发现,虽然受世界经济影响的传导,中山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倒闭,服装、印染企业大面积倒闭,出现了四川籍老板“跑路”现象。但与此同时,中山小微企业产业升级已经悄然开始,并初显成效。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说:“公司前身成立于1993年,原来开电脑公司,靠做‘招财猫’捞到第一桶金,但后来没有竞争力,业绩平平。之后开始做RFID技术和产品研发,现在已经是国内智能卡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问及市场竞争态势,他笑着说:“竞争并不多”。在小榄等地,当地企业家依靠研发走创新经营理念、树立自己品牌路子的成效显著。在大涌、沙溪等镇,红木家具等传统产业也都开始转型升级。

  各地政府在帮助小微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方面,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本报调查组在温州采访时了解,温州今年提出通过整合重组做大做强小微企业,鼓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牵头对业内企业实施整合重组,如成效显著可获资金奖励以及用地、人才引进等其他优惠政策。同时,鼓励企业技改,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提供给本报的资料显示,四川将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是狠抓科技创新;二是加强产业引导;三是实施品牌带动。同时,搭建发展平台,鼓励社会创业,扶持自主创业;协助拓展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参加“西博会”、“广交会”、“中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大活动。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山东蓝色经济区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郑贵斌向本报记者表示,当前,小企业应通过创新来改变现实。首先,要有品牌意识,因为产品没有品牌,技术没有品牌,文化没有品牌,企业谈何发展。其次,定要有国际视野,根据国际变化随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第三,要完善企业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尽可能延长企业的寿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高科技型的小微企业就能高枕无忧。“我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专利和商标,非常想把产品推向市场,但公司大多是开发人员,没有专业的营销团队,产品一直推不出去。”中山市尤利卡天然药物有限公司植物药中心运营副总经理何国瑞告诉记者,技术型企业真正面对市场时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怎么培育市场、如何打品牌,这些不仅需要专业人才,更需要一定的市场积累。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当前科技型小微企业普遍面临如何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成市场生产力,资金的限制、营销能力的欠缺、土地厂房等硬件设备的限制,都成为高新技术型小微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