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IPO“冰封”保荐费惨淡 只能债券承销收入撑门面

2013-4-11 9:44:58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随着证券公司年报的陆续发布,IPO业务的惨淡业绩也尽显无疑。

    去年,共有225家

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完成IPO,同比下降41.7%;合计融资约1680.2亿元,同比下降59.0%,融资金额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

    2012年,IPO募集金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券商有中信证券(600030.SH)和国信证券2家,分别以170.12亿元和168.12亿元的承销金额,以及17.1%和16.9%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业内。

    而在2011年,IPO募集金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券商有6家,其中排名前两位的平安证券和国信证券成绩都在200亿元以上。

    以平安证券为例,2011年平安证券以297.95亿元的IPO募资和11.11%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而在2012年却滑出前三位,承销金额缩水79.35%,仅有14个IPO项目落袋,而在2011年有34个。

    不过,在IPO市场惨淡之下,债券市场的承销收入则为券商投行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粗略估算,债券业务给券商贡献了137.7亿元的承销收入,远超IPO业务贡献的收入。与IPO多家公司颗粒无收相比,今年只有少数几家券商在债券发行上落空。

    在投行的发展遭遇了寒冬之时,更多的证券公司开始谋求转变。事实上,在目前阶段下,不仅仅是经纪业务,包括投行业务在内,各券商之间都面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如何寻求差异化的发展、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也将是各券商面临的挑战。

    兴业证券总裁刘志辉认为,以前更多的是关注上市公司、IPO业务,但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也需要整合过程,尽管实体经济没有上市,但是它依然有并购的需求。未来对实体经济的并购,将更进一步拓宽投行的服务范围。

    事实上,在政策不断松绑的背景下,大多数券商都在进行不同的尝试。

    深圳一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自己正在做的业务不是保荐类的业务,是非通道业务,比如结构融资、机构融资,对多种创新业务都在进行探索。结构性融资是指通过改变公司的股本结构、债权结构达到融资的目的。

    “准备完IPO财务核查,我们现在做的主要是一些债券和并购。”一家中小券商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