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在贵州省仁怀市采访时发现,一些基层领导办公桌上摆放了一份《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奖补暂行办法》的文件。
据了解,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仁怀市今年3月就提出要摘帽“空壳村”,并制定办法试点。该文件规定,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奖补范围涉及各乡镇(街道),每年选择一个综合条件好的村(社区)作试点,兴办经济实体,经营范围包括种养殖业、建筑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农资经营、交通运输、乡村旅游等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项目。专项资金实行财政奖补到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文件还就奖补方式、奖补程序、监督管理等做了详细规定。
仁怀的做法是否可复制?效果如何?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试点
喜头镇位于仁怀东北部,辖6村1社区,该镇云乐村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仁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试点。村庄外观整齐划一,统一的青瓦房、坡屋面、雕花窗,典型的黔北民居风格,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风情。村主任张进告诉记者,村里现有村民745户,其中168户是高山移民下来的,目前村里有两个合作社(旅游合作社和高粱合作社),都以村民入股形式进行公司化运作。
云乐村村民唐艳梅加入了村旅游合作社开起了农家乐,主要经营药膳煲。4月25日开业至今,农家乐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以前在外面打工,既照顾不了老人和孩子,工资又不高,除去生活费所剩无几。如今,虽然建房时向茅台农商银行(以前的农村信用社)借了10多万元贷款没还,但照此发展下去,年底还本付息没问题。”唐艳梅告诉记者。
云乐村除少部分村民没加入合作社外,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两个专业合作社。张进说,村里除开办专业合作社外,还准备办工厂。“目前村里正在和成都一家公司进行洽谈,准备招商引资,在村里开农产品加工厂,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村民可用自己土地进行入股,同时还可在公司上班,不愿意入股的村民,种植的农产品公司保底收购,销路不成问题。”张进憧憬着未来。
除喜头镇外,仁怀大坝镇和沙滩乡也是试点乡镇。饶帮华是大坝镇云山村人,也是益康红豆杉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为让村民致富,饶帮华带领6户村民种植红豆杉。如今,仅出售苗木就有500多万元的收入,目前他正向茅台农商银行申请再贷款300万元,扩大种植面积,同时开设一个红豆杉山庄,把种植、旅游观光、养生、产品加工等进行一体化。
困难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虽然,云乐村试点成功,但全镇98%以上的村还是‘空壳村’,由于喜头镇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要摘帽‘空壳村’,首先就要花大量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最关键的是镇政府和村里面都没资金来源,资金哪里去找?”仁怀市喜头镇党委书记邹艺谈及摘帽“空壳村”面临的困难,首先提及的是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问题。
邹艺告诉记者,现在“空壳村”面临的问题,不仅是经济空壳,大量的村庄还面临人和人才的空壳,一些村庄建设规划严重滞后,或者规划不切合实际,村民所建房屋散落其中,导致新房建得不少,但新农村整体效果不佳,很多农民都举家搬迁到城镇经商居住或是到外地打工生活,长年不回家,村子变“空”了。“摘帽‘空壳村’,最关键是发展村集体经济,而金融又至关重要,如果没金融支持,就是一句空话。”邹艺说,虽然金融部门很支持农村发展,但真正能贷款给村集体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目前仅农商银行在为农村服务,但要彻底摘帽“空壳村”,仅靠农商银行还不够,政府应制定政策,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才行。
仁怀市沙滩乡党委书记何凤用不堪回首来形容当初创办顺和村酒厂的艰辛,他说,当时一分钱都没有,村里穷得揭不开锅,最后找到茅台农商银行贷了150万元作启动资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就是发动机。虽然很多商业银行都说要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但农民真要贷款,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国家对农业项目虽有补助,但审批过程漫长,一些企业根本等不及。”何凤说,国家一直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但目前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能够让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比如现在村里的企业都是集体土地,贷款不能做抵押,如何改变这个现状?他希望政府做一些顶层设计,希望金融改革,加快推进“三资转换”(资产转化为资本、资本转化为资金)和农村住房登记颁证进程。
仁怀茅台农商银行董事长杨佳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喜头镇云乐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已贷款500万元,申请再贷300万元;小耳沟村建兴养殖场已贷款150万元,申请再贷300万元;大坝镇云山村益康红豆杉种植专业合作社已贷款100万元,申请再贷300万元;沙滩乡顺河村南洋酒业有限公司已贷款150万元,申请再贷300万元……
杨佳鑫告诉记者,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目前农商银行在政策配套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是壮着胆子担风险。
(责任编辑:DF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