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风险投资 >> 浏览文章

Cyber Agent戴周颖首只人民币基金募资已经近尾声

2013-3-12 6:58:55投资中国 【字体:

    对于Cyber Agent中国区投资团队来说,2012年最大的收获便是启动首只针对中国互联网领域投资的早期人民币基金。据Cyber Agent董事总经理戴周颖近日向ChinaVenture独家透露,该基金募资规模为1亿元,目前募资已近尾声,有望在2013年二季度启动投资工作。

    Cyber Agent是日本TMT领域的“巨鳄”,旗下拥有日本最大互联网广告公司和最大的社交游戏公司,以及日本排名前三的社交网站Ameba,素有“日本google”之称。和谷歌公司设立谷歌风投以投资方式布局TMT未来战略类似,Cyber Agent早在多年前便成立创投公司,聚焦投资领域,触角最初从日本国内开始逐渐延伸至海外,至今其投资足迹已涉及韩国、中国、越南、印尼等多个亚洲国家投资市场。

    目前Cyber Agent已在亚洲范围内在6个国家设立了9个办事处,分别是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台北,越南的胡志明市和河内市,印尼的雅加达市,韩国首尔,以及日本东京.已完成募集3只TMT领域的美元基金:一只规模投向越南、印尼的东南亚基金,规模2000万美元,2只投资中国TMT领域的美元基金,而近期在募的1亿元规模新基金,也是针对中国市场募集的首只人民币基金。

    Cyber Agent在亚洲设立的8个投资办事处,总部在北京,戴周颖是中国公司的总负责人。8个亚洲办事处4个设在中国,足见Cyber Agent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事实上,Cyber Agent中国地区的投资业绩也十分优异:前2期美元基金,1号基金已完成投资期,共投资16个项目,账面回报率2.5倍;2号基金目前也已投出超过10个项目,所投项目中不乏土豆网、机锋网、爱情公寓等明星项目。

    近日,ChinaVenture独家采访了Cyber AgentVentures(CA创投)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戴周颖,他向我们分享了CA创投近期的投资动向与个人投资经验。

    以下为采访实录:

    ChinaVenture:能否从募、投、管、退层面,盘点一下CA过去的2012年?

    戴周颖:2012年对于CA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一年。2012年我们募集了第一支针对早期移动互联网投资的人民币基金,是从外资转向内资投资的一种尝试。人民币基金的募集是因为之前对机锋网在内的三家早期企业进行了的天使投资之后发现,天使投资不仅在投资回报倍数上有可观的收益以外,也避开了投资流程上搭建VIE等繁琐的程序,可以让被投企业迅速完成融资等,有很多便捷之处。

    另外在退出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企业的认可,以及MA市场逐渐变为活跃也是决定募集人民币基金的一个重要原因。

    CA创投多年的投资管理过程中,在扶植早期互联网企业方面也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和knowhow,早期基金的成立也可以充分利用好CA的资源和优势。

    目前这支基金还在做收尾工作,希望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可以启动投资工作。

    投资方面,2012年完成了3笔投资案例。这三个项目中,除了基金非常熟悉的游戏项目以外,在教育和医疗跟互联网相关的领域也分别进行了投资.

    退出方面,2012年除了一个IPO的土豆网以外,还分别在一级市场卖掉了一个社交化导购媒体和一个手机网游公司。因为CA秉承早期投资的理念所以在退出回报上还算不错。

    ChinaVenture:2012年,是PE/VC行业整体大环境急转直下的一年,募资、投资、退出都经历了全产业链的困难,CA是否感受到了这种大环境的变化?

    戴周颖:境外美元投资的退出渠道受到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美元基金的投资也变得较为谨慎些。特别是一些晚期的PE基金受金融市场环境影响更大些。但是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金融都有周期性。

    但是另一个现象就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更多的基金开始朝向早期,甚至是天使期靠近(期中也包括CA),同时国内也出现了非常多的天使基金或者天使投资人。因为目前正是一个互联网移动化的变革时期,对于早期企业来说,机会相对多一些。

    第三就是国内人民币基金开始进入互联网这样的新兴市场。主要原因还是国内退出渠道变得多样化,不说创业板、新三板给互联网新兴企业带来了机会,就像在A股上市,或者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对于互联网公司的收购需求以及手笔明显加大。另外人民币由于在投资流程上的便捷性也是企业在同样的条件下愿意选择人民币基金的一个理由。

    ChinaVenture:面对大环境的变化,我们是如何应对和调整的?

    戴周颖:由于CA还是一个传统的早期投资者,所以相对于受金融周期影响会小一些。但是确实在募资上的确碰到一些困难。但是由于我们还是锁定自己最擅长的互联网早期投资的定位上所以也得到了一些有相同理念的投资人的认可。所以在此我也要感谢一下我的LP们。

    ChinaVenture:您现在在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哪些领域的项目?

    戴周颖:游戏,大流量的应用,垂直社交,O2O,教育。

    ChinaVenture:近期新浪微博加速商业化探索,对一些草根大号采取封锁态度,有数据显示其活跃度也因此下降40%,而与此相对,微信用户量轻松破3亿,您怎么看待两者的此消彼长?

    戴周颖:微博目前变为一个个人做品牌的渠道,由于太大众化所以用户上传私人的信息也越来越少。而往往私人信息是夹杂着非常多的娱乐内容,而中国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娱乐,这点正好被更为私密化的微信所取代了。所以一个降一个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吧。这也是我用两个产品的习惯。

    ChinaVenture:2年前,陌陌和微信还相提并论,如今微信早已把陌陌甩远了,为什么如今微信成了微信,陌陌却还是陌陌?

    戴周颖:首先陌陌团队跟微信团队在人员,资金等资源上就差了很多。其次在社交点上陌陌也比微信单薄了许多。陌陌的元素是LBS,照片(而且只有8张),假想一下一个用户为了能和另外一个用户搭讪话,就必须在这8张照片里面找出对方愿意回答你的话题,这个门槛一下子就变得很高。但微信朋友圈是每日有新的照片更新,而且照片中也有非常多可以聊的东西,所以就算微信的找附近的人中的回复率也比陌陌要高一些吧。

    所以这一点也是我常说的做社交一定要找到用户喜爱的社交润滑剂。陌陌的润滑剂是LBS加8张照片,这显然有些单薄。而微信的润滑剂就是熟人网络外加一堆照片,这就比陌陌要丰富的许多了,用户也更容易社交起来。

    但是不得不肯定陌陌这几年在社交领域的成功,唐岩和他的团队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团队。希望他们接下来的产品可以给用户带来新的兴奋。

    ChinaVenture:您对日本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市场有很深的了解,最近一则小时是,360引入了日本微信line,推出“连我”应用,似乎有向微信冲击的意思,您怎么看?

    戴周颖:因为CA在韩国投资了另外一个类微信产品kakao talk,我们也非常认可类似产品的爆发性有多么巨大。所以很早就非常关注Line。Line用其可爱的icon吸引力一大部分女性用户,而后NHN也是斥巨资在日本,台湾投放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所以line的用户也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之后Line开始推广自己的休闲游戏,特别有意思的是NHN旗下的Hangame本身也是韩国最大的游戏公司,他们的推广方式也是非常独特。就是当用户没下载一个游戏的时候都可以得到一个非常可爱的Line Icon。而且Line游戏中也导入了Line的社交属性,用户可以很简单的跟自己的好友PK休闲游戏。

    所以在中国,特别是有一个拥有4亿用户的微信在的市场,这样的成功模式,是否可以被复制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地方。

    ChinaVenture:机锋网是您最喜欢的投资案例,能否介绍一下机锋网最近运营状况如何?与机锋网同属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的91无线貌似计划启动IPO了,这个对机锋网有没有影响?

    戴周颖:影响肯定是有的。91无线如果可以成功上市代表着中国移动互联网逐步走入主流,在资本市场里也可以跟主流互联网企业比拼一下。所以在整个互联网移动化的趋势下,我想受恩惠的公司远远不止91,机锋近来的运营状况也非常不错,特别是之前我也一直很担心的营收方面也是出乎预料地成长得非常快。

    ChinaVenture:目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仍处于一片混战的混沌状态,您觉得,未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格局和生态?

    戴周颖:从商业模式上来说,格局肯定还是广告,电商,用户付费。所以传统互联网企业的机会依然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传统的几个大家中,也出现了移动布局速度不够快的公司。但是只要这些互联网流量的核心还是在自己手里的话就不太会被轻易击破。移动互联网的竞争门槛也正在以飞快的速度从产品竞争转移到流量的竞争。特别是Html5技术成熟以后,越来越多的产品可以不基于app,而是网页的形式展现。那这时候就是看有哪个产品可以吸引住大量的流量了。

    ChinaVenture:互联网巨头都在移动互联网化,这和早期互联网创业野蛮原始时期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当下很多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中小开发者和创业团队怎么应对?

    戴周颖:我觉得看每个公司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了。一个小公司做出一个大公司没有的杀手级产品,然后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然后将公司卖给大公司这样的案例我相信在未来1-2年内还是会大量出现的.但是如果想在移动端颠覆原有的几个大家,那不单单只是做几个杀手级产品的事情了,必须从战略,战术,资金,人员,运气等各个层面都达到极致,很难。但纵观中国历史,每个时代都有颠覆者诞生,我也非常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看到,甚至可以投到这样的颠覆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