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15家企业被抽查IPO封闭“过堂” IPO最早五月初重启

2013-4-15 7:19:33南都网 【字体:

    备受瞩目的IP O抽查工作正式启动,30家被抽中的IPO企业中,首批15家已经将详细待审材料运送至监管部门设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专项工作组。据各家投行披露的消息,“每家

公司的底稿量少说也有10箱,重达百公斤。”“跟项目有关的协议等等都要提交,以100%确认账目收入的真实性。”

    北大纵横IP O事业部合伙人蔡春华对南都记者介绍说,“周期类、出口贸易类、电子消费类企业业绩波动较大,难以保证顺利过关。”

    而在证监会加快自查抽查速度的同时,新华社也连发5文为IP O重启造势。安信投行人士预期,最早5月初IPO或将重启。而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最新调查显示:53 .57%的私募认为IP O短期内会重启。

    被抽中企业“痛苦不堪”

    目前,30家被抽中的IPO企业中,首批15家已经将详细待审材料运送至监管部门设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专项工作组,核查工作就此正式开始。其中,每家企业的材料差不多装了10个大旅行箱。来自证监会、交易所、证监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核查人员分为15个小组,先初步核查材料,然后进驻企业调查。业内预计,整个抽查和重点审核阶段或将持续至6月底。

    而与3月31日前600余家拟IPO企业报送的自查报告不同,被抽中的企业除了将一两百页的结论性自查报告、IPO申报材料复印10份递交外,还需要准备全套的保荐机构自查工作底稿、会计师自查工作底稿、报告期审计工作底稿、底稿目录以及电子版材料。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的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日前,天健选派10个人的团队,参加证监会IPO项目重点抽查工作。

    “被抽中的企业和相关中介其实都痛苦不堪,会计师事务所最近工作量非常大。”北大纵横IPO事业部合伙人蔡春华对南都记者介绍说,“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些人士说,因为手里的企业业绩真实,所以心中很坦然。只是之前虽然做了很多底稿,但再核对一下,工作量依然巨大。比如去很多地方的火车票和飞机票都要出示,跟项目有关的协议等等都要提交。工作组要100%确认账目收入的真实性,所以要准备更多的东西来支撑交易。”

    业绩波动大或难顺利过关

    对哪些被抽中的企业可能发现存在财务问题,蔡春华分析说,因为有自查在前,所以抽查到的企业存在财务造假的几率较低。“但毕竟业绩都是人来做的。很多业绩是可以调整的,一般都有点水分,说得好听叫盈余管理,说得不好听叫业绩冲关。再恶劣就是财务造假了。”

    蔡春华表示,“由于客观原因,我国民营企业在财务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可以说99%的民营企业财务规范都需要完善。所以部分企业未提交自查报告还是比较担忧,害怕一旦被抓到就成为了典型。去年周期类、出口贸易类、电子消费类企业业绩波动较大,个别企业难以保证顺利过关。”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财务核查一定不会是暂时的手段,未来将成为一种常态,上市公司违规的成本和难度将越来越大。现在资本市场的处罚力度在逐渐加大,包括中国可能出现首家被暂停保荐机构资格的券商等等。”对于财务核查对中介机构的影响,蔡春华分析说:“证监会需要给出具体的检查标准,目前的检验标准是缺失的。撤回的企业很多是在财务和税收方面不规范,这不是会计师能通过专业知识来解决的。”

    过半私募看好短期重启

    截至4月9日,IPO核查启动以来有162家企业撤销IPO申请,同时,还有107家企业中止审查。IPO企业申报数量由过去的815余家,锐减200余家至615家。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53.57%的私募认为IPO短期内会重启,46.43%的私募则认为IPO短期内不会重启。

    “我们创投界原来多预期是在今年六七月份启动IPO,但从目前状况看,大约在5月可能会恢复上市。”浙商创投副总喻立杰对南都记者分析说。

    安信证券投行人士对南都记者分析说,IPO重启和自查、抽查不具有必然关联性。IPO最早可能在5月初,最迟在5月底会重启,去年过会的逾80家过关企业或集中上市。抽查可以慢慢进行。

    证监会公开信息显示,在过会而未发行的88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由于财务核查而撤单,另有一家因未按时提交财务自查报告而中止审查。5家终止审查的企业分别为遵义钛业、斯菲尔电气、东方道迩信息、宁夏日晶新能源、河南裕华光伏和神舟电脑。其中四家公司都是去年上半年前过会,随后IPO暂停至今未能发行。

    而5家企业撤单都和业绩下滑有较大关系。其中遵义钛业净利润由20 0 7年的1.92亿元一路下滑到2009年的2351.8万元,2012年竟出现大幅亏损。

    而对于依然在队列之中的80余家过会企业来说,业内预期顺利上市几率很大。“这些都已经过会了,没有问题本来就应该上市。”安信证券投行人士说。

    新华社连发5文为IP O造势

    在证监会紧锣密鼓地搞抽查的同时,新华社在4月9日、10日、11日三天连发5文,大谈IPO与指数涨跌无关,被业内理解成为IPO重启造势。

    其中,9日发表的文章《IPO成股市下跌替罪羊 重启发行势在必行》称,面对数百家排队等待发行上市的企业,面对一个投融资功能皆失的股市,重启新股发行势在必行。之后两日又接连发表《新股必成抢手货 可尝试批量发行》、《IPO与指数涨跌无关 暂停新股难救市》、《以真正的市场化改革解决IPO难题》、《IPO审批制存缺陷》等文。

    新华社观点得到券商、创投行业的多数人士认可。盈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钱晓宇日前对南都记者分析说,IPO重启传闻对市场情绪肯定有冲击。但实际上,香港等地每年都有大量公司上市融资,也没有对市场产生多大的冲击。其个人欢迎大规模上市,认为市场化运作后,大量公司上市,市盈率自然降低下来。

    西部证券分析师刘浪分析认为:“近期对IPO重启的担忧不断加重,并且严重压制了市场表现,但是投资者其实不需要过度忧虑。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弱复苏的趋势并未改变,大盘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另一方面是由于IPO的重启取决于每家在审企业的具体情况,财务质量高、信息披露充分的企业拿到批文的速度会比较快,业绩表现稳定、信息披露充分的企业将首先进入市场,反而可能为市场带来新的热点。”

    虽然私募基金对IPO重启时间有分歧,但大多认为尽早确定IPO重启时间,对市场的影响反而会比较小,悬在半空不落地才会对市场造成心理困扰。

    蔡春华则对南都记者表示,在成熟市场扩容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发行成功与否、发行价格多少由市场决定;暂停IPO不是治本的方法,历史上每次暂停IPO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IPO的治本方法是规则制度的完善,包括提高IPO造假的违规成本。在国外,上市公司一旦被发现违规作假,上市公司本身以及保荐机构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包括巨额的罚款甚至终身禁入等等。

    3天5文

    新华社在4月9日、10日、11日3天连发5文,大谈IP O与指数涨跌无关,被业内理解成为IP O重启造势。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