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三公禁令致500加盟店遇困 高端茶企华祥苑折戟IPO

2013-4-18 6:45:26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茶企A股上市再现波折。

    继年初安溪铁观音集团退出了IPO申请之后,同样来自闽南的华祥苑茶业也于近日被终止IPO审核。

    至

此,两市茶企IPO重新归零。

    “目前资本市场低迷,而且预期不乐观,我们准备做大做强后重启IPO。”安溪铁观音集团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去年业绩确实有波动,但并不影响上市条件。”

    在此番IPO财务核查风暴中,华祥苑却在上交自查报告最后期限的3月31日前夕终止审核,个中原因耐人寻味,也更加引发关注。

    而华祥苑并未向证监会提交自查报告。

    “我们刚撤回来,要低调。”华祥苑董秘黄彤告诉本报记者,“茶叶行业我不懂。”

    限制“三公”消费打击高端茶

    华祥苑于去年8月出现在深交所预备上市企业初审名单中,并于今年初从“初审中”变为“落实反馈意见中”,直至3月21日还是如此。

    “主板和中小板没有业绩下滑的硬性条件,华祥苑终止审核可能出现了重大不确定性问题。”一位投行人士认为。

    黄彤在接受厦门媒体采访时亦表示,华祥苑选择在自查报告提交的最后时限退出,最主要是受大环境的影响,茶企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华祥苑面临转型发展的局面。

    在反对铺张浪费的形势下,茶叶消费遭受冲击在所难免。3月28日在天交所挂牌的昭德茶业(035013)财报显示,其销售净利率已从去年的16.32%,降至今年前两月的14.25%。

    而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公开宣称,华祥苑的定位是茶叶界一个高端品牌的连锁企业。

    但受“三公”消费限制,作为华祥苑利润主要来源的高档茶,销量开始锐减。华祥苑官网披露,其在春节前的订货会,发布了数款适合当前经济下行等大环境的全新产品。

    “高档茶的消费群体主要来自政务、商务活动带来的‘三公’消费,去年以来高档茶的确乏人问津。”厦门茶叶界人士透露,“反对奢侈浪费,对主打高端的华祥苑后续盈利能力影响很大。”

    华祥苑成为IPO“堰塞湖”泄洪的一分子,其问题却不仅在于利润下滑。

    “华祥苑被曝光的问题,可能是其在落实反馈意见中无法自圆其说的事项。”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此前,有媒体报道,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实施原产地域产品安溪铁观音国家强制标准5年之后,华祥苑仍未执行此项强制性国标。

    更有举报材料称,2010年,华祥苑强行在其实际控制人家乡福建安溪县龙涓乡美岭村征用8200亩土地,费用为每亩15元/年,承包期50年,用于铁观音茶庄园及农业旅游综合开发,但此所谓承包却未经村民集体表决,引发村民反对。

    根据公开资料,华祥苑拥有安溪铁观音种植基地近5000亩。因此,若其在美岭村的基地存在争议,势必影响上市审核。

    逾五百家加盟店玄机

    “华祥苑为了上市,这几年拼命做大终端,但销售增长乏力,尤其在反对铺张浪费的浪潮下,其发展矛盾进一步凸显。”前述厦门茶叶界人士指出。

    本报记者从华祥苑内部渠道获悉,华祥苑加盟店的前期投入每间至少40万元,并且华祥苑需收取8万元加盟费和3万元保证金,加盟店的首次进货额为10万元至15万元,不能退换货。

    前述投行人士认为,企业在上市前为了追求规模效应和募资能力,做大加盟店数量是一条捷径,但这种不顾实际的盲目扩张,上市后最终风险都由市场承担。

    “这种模式跟以前的鞋服行业一样,市场好的时候还可以,市场一旦进入滞胀就容易走入死胡同。”上述厦门茶叶界人士说,“现在不要说加盟店,不少茶企的直营店也是度日艰难,关店数量大于开店。”

    前车之鉴是,2012年,港股的李宁、安踏、匹克、中国动向、特步5大国产运动品牌,合计关店总数接近5000家。

    据华祥苑之前官网资料,其拥有连锁专卖店500多家。但4月10日,又改成拥有直营与连锁门店数百家。

    “直营店的投资动辄上百万元,成本太高。”福建一家拟上市茶企高管表示,“茶企门槛低,同质化竞争激烈,基地投资周期长,是影响其上市的重要因素。”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每年茶叶的总需求量约为300万吨,但目前每年的供给量已达350万吨左右,出现了产能过剩局面。

    但此番IPO折戟,华祥苑除了面临“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增长”的考验,之前向其注资的达晨创投,也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茶叶作为传统大众化农产品,很难依靠品牌升值,进行产业链拓展也往往成为茶企沉重的负担。”上述拟上市茶企高管认为,“但已经走到资本市场门口的茶企,前期花费巨大,不可能回头了,可能会复制国产运动品牌模式,集体奔赴境外上市。”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