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出国金融服务中心的外汇牌价上,澳元的汇率仍由“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三个数据组成,实时价格每隔几分钟便略有跳动。与4月10日人民币与澳元实现直兑之
兑换万元澳币节省30元
4月10日,我国启动了人民币与澳元的直接兑换交易。这令澳元继美元和日元之后,成为第三种与人民币直接兑换的货币。在此之前,企业及个人进行购汇和结汇时,银行系统需先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再将美元兑换成澳元,相当于兑换两次,产生两次兑换成本。实现人民币与澳元直兑之后,可直接将人民币兑换成澳元,绕过兑换美元的中间环节,实际上减少了兑换成本。
张阳告诉记者:“上周,中国银行就下调了人民币对澳元报价的点差(外汇报价的点差是指外汇交易时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存在的一个差价),双边下调幅度达千分之一,单边下调幅度为万分之五。这是人民币与澳元实现直接交易后,带给企业和个人客户的实在好处。”
张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市民要购汇1万澳元,以昨日9点左右澳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在1:6.42左右计算,即购汇需要支付64200元人民币。澳元直兑之前,点差增加万分之五,市民就需要多付出约32元。“对家庭来说,换汇主要用于旅游和留学,一家澳洲普通学校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约为3万澳元左右,一年汇兑成本节约不到100元。然而,对与澳洲有业务往来,动辄几百万澳元交易的企业来说,兑换的成本则下降的比较明显。”
对青岛外贸企业影响有限
虽然直兑可以降低对澳外贸企业的汇兑成本,但从青岛来看,影响相对较小。原因在于,青岛与澳大利亚近年来进出口贸易额虽逐年增加,但仍相对较少。而青岛进出口企业仍惯用美元作为结算工具,因为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相对坚挺,企业在账户中一般会囤积一部分美元。而澳元是商品货币,受大宗商品 、经济数据影响波动相对较大。
虽然对岛城一些外贸企业短期影响不会很明显,从长期看来,随着我国外汇定价机制的不断完善,人民币与澳元直兑对促进中澳两国贸易是十分有利的。
商品货币受经济数据影响大
澳元直兑后,在岛城银行并没有引起换汇热潮。“虽然4月10日以来,在我行柜台兑换澳元交易量比平时增幅近4成,但总体金额并不大,不具代表性。”张阳说。“澳元直兑后兑换成本下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不影响澳元日常的兑换。而从4月10日及最近几天澳元走势来看,虽然直兑对澳元走势行成利好,但影响有限。而购买澳元这一商品货币,还是得留意澳大利亚国内经济数据的变化和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
外贸企业有望省下较多费用
老百姓感受不会太明显,但直兑对于对澳外贸企业来说,影响却不小。“对于企业来说,即使万分之五的成本减少,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比如,国内一家企业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10亿澳元的煤炭或铁矿石等资源,若能减少万分之五的交易成本,就可以节省50万澳元的成本。“不过,客户是否接受人民币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业内专家说,去年6月,人民币与日元实现了直接兑换后,银行的业务模式并未发生实质转变,在内部操作中,人民币与日元兑换依然按照人民币兑美元,再从美元兑日元,拆分成两笔来做。“因此我们看到,从人民币直兑日元开展以来,定价机制依然绕不过美元,这也是澳元直兑人民币开启后需要关注的问题。”目前很多企业还习惯用美元作为结算工具,许多企业对澳元走势还吃不准。毕竟直兑刚刚推出,很多企业还在观望。